湘潭市旅游品牌战略研究(2)
2016-01-07 01:05
导读:旅游精品主要指能反映某地旅游主题、内涵丰富、特色鲜明、设施齐备,服务优良、市场前景广阔的旅游产品。精品必须通过深度开发和市场拓展,形成精
旅游精品主要指能反映某地旅游主题、内涵丰富、特色鲜明、设施齐备,服务优良、市场前景广阔的旅游产品。精品必须通过深度开发和市场拓展,形成精品名牌,才能收到良好的市场效应。在自然旅游资源中,湘潭市着力打造长株潭生态休闲中心的战略以全面实施,“生态休闲中心”的建设不断给湘潭旅游业注入新的活力,并且与湘江生态经济带的建设相连接,重塑古潇湘八景之一“山市晴岚”——昭山的魅力。以湖南水府旅游区为龙头在全省打造湘潭山水休闲游的旅游品牌。
3.旅游名品是蓝色之旅
旅游名品是指因特色鲜明而拥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产品。旅游名品不一定都是旅游精品,但是旅游名品必须利用市场优势、深挖内涵,力争成为知名度高的旅游精品。湘潭应以齐白石纪念馆、广场、故居等景点为龙头,在长株潭等周边地区打造湘潭蓝色文化旅游品牌。
4.旅游新品是“湘东金三角”旅游
旅游新品是指特色鲜明,内涵丰富,极具开发潜力的旅游产品。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发旅游新品,对满足旅游市场多样化需求,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湘潭市地理环境复杂,文化积淀厚重,生态环境极佳,既有奇山,又有秀水,既有历史文化名城之积淀,又有沿江风光带,是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辉映的画卷。其整体景观与省会长沙、衡阳联合起来,可以构成大“湘东金三角”旅游的名品。但毕竟起步较晚,开发不足,许多旅游资源没有凸现它本身固有的内涵,还需要向纵深开发,挖掘出资源的固有特色和魅力向游人展示。
三、湘潭市旅游品牌开发的总体思路
湘潭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其旅游品牌开发的总体思路是: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全国旅游业发展形势和长株潭一体化为宏观、微观背景,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突出湘潭市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特色,与湘江生态经济带的建设相衔接,以三区一带(韶山、昭山、水府、沿江风光带)为核心,着力打造长株潭生态休闲中心,打造全国红色旅游第一品牌。
1.老产品(线路)品牌的完善与创新
老产品是指业已批量进入国内外市场,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吸引力,比较固定成型的观光产品。就湘潭而言,主要是韶山、滴水洞、诗词碑林、故居、纪念园等景点。这些产品在海外都有一定吸引力。但这些产品因其功能比较单一和规模难扩容而日益受到一些地区或产品的冲击。扩容和强化功能成为老产品(线路)品牌的完善与创新的迫切任务。(1)强化配套建设。停车场、休憩厅和具有一定档次的公共厕所等空间较显局促的景区(点)所必须强化的配套设施的建设。(2)功能追加。在对产品重新包装、提高质量的同时,要着实增强产品功能,特别是参与性功能。如韶山主要以观光、瞻仰旅游为主,缺乏休闲度假和体验旅游项目,因此,很难将游客留下来。同时,旅游链条拉得不够长,娱乐、购物、住宿等都是湘潭旅游的短腿,还需要大大加强,才能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将湘潭旅游打造成真正的中国红色旅游第一品牌。(3)内容“软处理”。即通过智力投入的方式对节目内容或景区(点)现状进行重新选择、编排、组合。以毛泽东诗词碑林而言,要从导游员单一的对诗词的讲解,软化成让毛主席的诗词“活”起来的感觉,让游客听了感慨万千,记忆犹新。
2.新产品的开发与升级
在对老产品进行重新包装、完善的同时,加强对新产品的开发,以保证湘潭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和旺盛的生命力。
(1)新产品(品牌)的主题。无论是开发自然风光资源产品还是历史文化资源产品,都必须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就湘潭而言,她既是一个历史文化古城,又是一个风景游览城市,可开发的东西很多,如果不把主题作为新产品开发的首要研究对象,则产品开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令人担忧。新产品主题的确定至关重要的就是要坚持特色原则,即产品必须具有独特的、对游客有很强吸引力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