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动向及对策新探(4)
2016-07-26 01:01
导读:其二是行政责任。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分为两种:一是行政处罚,这一行政制裁的规定是先进且完善的,而且力度强;二是行政处分,根据《反不正当
其二是行政责任。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分为两种:一是行政处罚,这一行政制裁的规定是先进且完善的,而且力度强;二是行政处分,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30、31条的规定,主要是针对政府职能部分及责任职员参与不正当竞争。从实践中看,几乎形同虚设,主要题目有:一是违法行为情节与处分力度对应性不明确,存在以行政处分代替追究刑事责任的现象,往往责任单位或职员得不到应有的处理,建议在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对违法行为与所应受处分规定一个幅度以明确范围。二是现行《反不正当竞争法》将行政处分裁量权授予了上级机关或责任职员所在单位。从理论上讲,由上级行政机关干预、纠正下级行政机关参与不正当竞争,并对责任职员进行处理,是一种内部性质的行政行为。而且,现行《反不正当竞争法》并没有规定这种“纠正、处理”的行政行为是否应受司法权保障,而缺少这一点,该责任将失往法律责任的特征。而目前这些机关单位将行政处分作为单位内部的人事处理来解决,而无司法权的参与,从理论上讲混淆了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违法行为与一般违纪违章行为的性质。作为案件确当事人,主要是受害人对此处分决定一般无权过问,更得不到反馈,由于缺乏透明度,大多导致裁量单位敷衍了事,建议在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时可适当授以案件当事人知情权、获得反馈权、申诉权,让当事人有权了解处分情况,有权监视并提出意见,以便能将法律责任落实,保障当事人的正当权益。有了完善的立法、规定,“有法可依”进而才谈得上“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这究竟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的大题目。
二是,要让市场经济职能部分及市场主体能知法、懂法,了解相关市场治理法规。目前,全国很多领域都在开展资格认证制度,建议市场治理机关,可否将有关市场治理,运行法律法规的把握情况作为市场准进的资格认证的一个要件,即对要从事经营活动或市场治理执法的主体,进行必要的法律
培训,并将此作为取得资格的一个重要条件,进而对发生达到一定标准的违反市场治理运行法律的经营者及其主要负责人,取消或限制其再次进进市场的资格。从实践中看很多发生不正当竞争的地方,从经营者、具体执法者到地方政府主座,多不了解《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