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执政为民理念的落实途径

2015-08-02 01:36
导读:行政管理论文毕业论文,论执政为民理念的落实途径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要:执政为民理念,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党对执

摘要:执政为民理念,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的新认识。坚持执政为民理念,关键是要进行制度创新:完善对人民负责制度,落实为民理念;建立党和政府的诚信制度,落实信民理念;构建利益共享机制,落实富民理念。

关键词:执政为民 对人民负责制度 诚信制度 利益共享


  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始终不渝的执政理念。毛泽东曾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应当“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1] (P1094)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提出:“姓‘资’还是姓‘社’,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 (P372)江泽民强调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新世纪,胡锦涛指出:“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3]半个多世纪的执政实践清楚的表明,我们党的宗旨和价值取向从为谁执政、靠谁执政的角度来讲,就是一条:执政为民。本文拟从三个方面来探讨落实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途径。
  一、完善对人民负责制度,落实为民理念
  为民理念解决的是为谁执政的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党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牢;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好。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牢记‘两个务必’,坚决惩治腐败,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践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4]这就是说,要做到执政为民,首先要做到心中有人民,要对人民负责,构建对人民负责制度。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1.建立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实现决策为民
  胡锦涛指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3]我们要实现决策为民,就必须从制度入手,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要求,建立和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5]
  第一,反映民意,确定决策目标。决策目标是指决策所要达到的目的及解决的问题。决策目标既是决策活动的起点,也是决策活动的终点,同时也是评价决策活动质量如何的标准之一。可见,决策目标的确定关系到整个决策过程,怎样确定决策目标显得尤为重要。根据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我们要正确确立决策目标,就必须考虑民意。而要充分反映民意,就必须深入群众,通过多样化的渠道了解民意。一是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密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二是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人民群众,了解人民群众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毛泽东曾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作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1] (P899)三是要推进社会民意调查经常化规范化,落实《信访条例》,完善群众信访制度。总之,决策者要在充分反映民意的基础上,确定决策目标,这样才能确保整个决策过程顺利实现。
  第二,集中民智,拟定方案。所谓民智是指人民群众的正确建议和意见。领导干部、专家、群众都是人民中的一员。因此,我们所讲的集中民智就是要集中领导干部、专家、群众三个方面的智慧。在这里,关键是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建立和完善专家咨询制,向专家“借脑”决策。现代社会的决策特别是重大问题的决策,涉及到众多学科的知识;而领导干部作为决策者,不可能通晓社会所有领域的事物。因此,必须建立专家咨询制度,由不同知识结构的专家组成智囊团思想库,并在整个决策过程中,充分发挥民主,调动积极性,让专家根据客观事实拟定多种决策方案,最后由领导干部选择最优方案。二是建立决策听证制度和公示制度,向社会敞开决策大门。凡是与人民群众密切有关的重大决策在确立决策目标后要及时向人民群众公示,让民众广泛参与讨论。2003年,党和国家在制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时,将规划的前期研究课题向社会公开招标,最后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大学和科研机构中标。这表明中国公共决策向市场化、社会化走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上一篇:论如何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