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两岸对话”的逻辑结构及策略重整

2016-01-15 01:03
导读:行政管理论文毕业论文,“两岸对话”的逻辑结构及策略重整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两岸对话”在我国不仅是个政治概念,而且是包含两岸因同根
“两岸对话”在我国不仅是个政治概念,而且是包含两岸因同根同源所带来的亲缘关 系、民族观念认同、经济贸易往来、文化学术交流等因素在内的宽泛概念。它既是经济 、政治问题,又是文化问题,甚至还是一个国际问题。简言之,所谓“两岸对话”是自 1949年以来,针对两岸分裂的现实,海内外各界人士为促成两岸关系缓和,围绕中国统 一大业所进行的各种交流与磋商活动。两岸对话的进行,必然要依据一定的媒介,那么 ,两岸对话的媒介是由哪些因素构成?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弄清这些理论问题 ,对于我们今后更加有效地开展两岸对话,尽快促成两岸统一,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针对当今两岸对话的现状,我们试图建立一个多维结构,把两岸对话的媒介分成核心层 、中间层和外围层三个层次以及八个主要因素来描述,并具体剖析各个媒介因素的地位 、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
  一、两岸对话的“三层次八因素”逻辑结构剖析
  (一)作为两岸对话因素中最稳定成分——核心层:同种血缘的固定性与民族心理共振
  两岸的血缘关系渊源于两岸的地缘关系。根据地质学家们的研究表明,远在两亿多年 前,台湾就因造山运动的作用,由海底褶曲隆起而成为一个海岛。后来,台湾一直在不 停地变化,有时成为海岛,像现在的情形一样,和大陆分开;有时却是与大陆相联着, 即台湾海峡的水全部退出去,海峡露出水面。地质学家们通过科学的推断证明,约在一 百万年前,台湾和大陆的确是相连的。这就是说,台湾、澎湖与大陆曾经连成一片,台 湾本来就是大陆的一部分。甚至有科学家预测,到地球上的第五次冰期来临,极地冰原 扩大,海水量减少时,台湾和大陆就又会联系在一起。[1]正是由于两岸地缘关系上的 切近性,才使得两岸早期的人种迁移成为可能,并直接导大致两岸人种的近似性的结果 ,以至延续至今。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两岸对话诸因素中最稳定的成分,即两岸因同种同源所带来的同种血缘的固定性,及 两岸由相同历史渊源所导致的共同的民族心理倾向。血缘关系是通过基因遗传作用代代 相传,任何时候都无法改变的,这一点可以从台湾的人口构成中看出来。据90年代的统 计,台湾共有人口约2100万,汉族占98.3%,其中大陆籍有400万。[2]从血统上看,他 们都是大陆汉族血统。连横著《台湾通史》曰:“台湾之人,中国之人也,而又闽粤之 族也。”一语点出了台湾与大陆在血缘上的密切联系。据史书记载,在荷兰、西班牙窃 据台湾之前,汉人已经在台湾从事渔业、土产品交易,相当活跃。据荷兰东印度总督的 报告,当时台湾的汉族人为一万至一万一千人,到荷据末年已经达到二万五千壮丁。大 陆汉族大规模地向台湾移民开始于明末清初。[3]
  共同民族心理则是一个人出生后,受到一定社会关系的影响,逐渐形成对自己的民族 、国家特有的向心力和心理共振,它往往在人的潜意识里发生作用。正如台湾亲民党领 袖林洋港所说:“除了百分之二台湾原住民外,其他都是汉族,论起血缘、文化、语言 、宗教信仰,都是一样同源同根。不同的只是来台时间的早晚而已。”[4]民族血缘联 系和共同心理倾向两个因素处于两岸对话的内层,我们把它称为两岸对话的核心层因素 。
  (二)作为两岸对话因素中的既成事实——中间层:历史法定事实与传统文化联结
  历史是一连串自古以来由于地理位置、人文环境而塑造出来的事实,历史是人类无法 摆脱的过去,也是一个民族文化得以延续的根基。正如南民所说:“台湾无论如何,终 究是个必须和中国栓联在一起的问题。”[5]两岸对话的中间媒介则是由于历史已经形 成的既成法定事实。依据史书记载,早在公元230年,当时的吴王就亲自派卫温到达台 湾,开始经营台湾事务。在元代还专门设立了澎湖巡检司,开始管理台湾。到了清朝, 1685年设立台湾府,1885年正式设立台湾行省。可见台湾与大陆的联系随着历史的演进 而越来越密切,其战略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尽管台湾被日本霸占50年,但1945年又回到 了祖国的怀抱。在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文件中都曾明确规定台湾属于中国领土 ,这些法定事实在客观上把大陆和台岛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证实两岸有着共同的历史。 按照台湾学者的说法,台湾的文明史总计300年,即南方荒岛之先史时代;颜(思齐)郑( 成功)开拓时代;荷(荷兰)西(西班牙)窃据时代:[西班牙占领台湾16年(1626—1642年) ,荷兰占领台湾38年(1624—1661年)];明郑统治时代,历时22年(1661—1683年);满 清统治时代,凡212年(1683—1895年);日本殖民地时代(1895—1945);台湾光复时代5 7年(1945年至今)。[6]由台湾自1626年以来的历史可以看出,台湾虽然曾经历多个异族 的统治,但其历史上的大多数时间里都是中国人在统治(占67%),而荷兰、西班牙、日 本的统治时间在台湾历史上所占的时间还是很短的(只占33%),因为满清、明郑、台湾 光复的时间里,尽管台湾被不同的民族统治,却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即中国人在治理 台湾。
上一篇:大国关系调整和世界格局的新变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