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和谐社会视阈中的公平与效率
2016-06-21 01:03
导读:行政管理论文毕业论文,论和谐社会视阈中的公平与效率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要:公平与效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解决的基础性问题。
摘要:公平与效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解决的基础性问题。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应该更加注重社会公平,逐步树立和实践“公平与效率并重,优先保证基本社会公平”的原则。妥善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树立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公平效率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关键词:和谐社会;公平;效率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和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论断。它表明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表明党在认真总结执政经验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更加注重社会整体的协调,更加注重社会的良性运行。
一、和谐社会中公平与效率的内涵及辩证关系
效率就资源配置而言是指资源有效配置的最优状态:即一种资源的任何重新配置,都不可能使任何个人的收入增加。换句话说,社会已经达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不存在任何浪费资源的现象,以致每个劳动者都实现了经济收入最大化。
效率就衡量或评价的角度讲,是指产出与投入的比率,反映的是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或资源利用的有效程度,可以说劳动生产率水平基本上反映了效率的高低。正如马克思所说:“生产力当然始终是有用的具体的劳动的生产力,它事实上只决定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1]
公平含有从公正的角度出发去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与之相关的对象,在对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时要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在经济领域中,公平表现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分配和利益关系的公正合理;在社会领域表现为对这种利益分配和利益关系的一种应当如此的肯定性评价。前一种“公平”是事实判断,属于分配的领域,体现的是生产关系的特性,反映的是人与物的社会结合和组织形式,是生产关系的范畴;后一种公平是一种价值评判,呈现的是人们对利益分配和利益关系的肯定的价值评价,用于评价社会中的竞赛规则、交易规则和分配规则等合理与否的价值尺度,属于道德的范畴,是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因此,公平与效率都是从属于一定的生产方式下的特定范畴,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效率与公平是一对非对抗性的矛盾,追求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从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本质揭示可知,“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需要效率;“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离不开公平。所以,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公平是实现效率的前提,效率为提高公平的等级提供必要条件,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公平本身就是效率。没有公平的社会是不可能实现效率目标的,在某一时期,提高公平可以促进效率的实现,但过于公平则会降低效率。
二、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改革发展处在关键阶段,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各不同利益群体,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社会成员的利益差别越来越大,从而利益关系越来越复杂,利益摩擦越来越突出。而且这些利益矛盾的表现形式也是复杂多样的,甚至在某些方面表现出激烈尖锐的利益冲突。这些矛盾和问题都对解决公平和效率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这些矛盾和冲突,是继续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维护安定团结的
政治局面和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现实需要。
第一,追求和实现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中, 理想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并且“社会发展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也包括社会
就业、
社会保障、社会公平、社会秩序、社会管理、社会和谐等, 还包括社会结构、社会领域体制和机制完善等。”[3]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要求我们在思想和行动中切实把“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理想追求转化为现实的目标和社会历史进程。“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因此,解决社会公平问题,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本质内涵,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任务的客观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