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探析(1)务管理毕业论文(5)
2014-04-07 01:15
导读:1.客观上中小企业有许多弱点,增加了融资难度 pp中小企业大多资产和经营规模小,发展趋向盲目,自身资金有限,抗风险能力差;经营缺乏稳定性,产品
1.客观上中小企业有许多弱点,增加了融资难度
pp中小企业大多资产和经营规模小,发展趋向盲目,自身资金有限,抗风险能力差;经营缺乏稳定性,产品单一且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市场潜力小。面对大型企业的挑战,他们往往缺乏竞争力,这一点使得中小企业的信用能力大打折扣,影响了企业的融资能力。此外,中小企业缺乏人力资本,以每年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就业选择为例,自愿到中小企业工作的寥寥无几,人力资本的短缺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能力和融资能力。由于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往往缺乏规范性,大多数中小企业还存在家庭式管理和道德风险问题。
2.主观上中小企业没有完善的信用体系是造成其融资难的重要原因
目前我国企业整体信用体系不完善,有些企业根本不讲信用,更别说建立良好的信誉了,这样就打破了“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的良好循环。许多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缺乏应有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缺少透明度和必要的监督;有的甚至长期同时准备几本帐,用于应付税务部门和国家各级检查部门或者投资单位。帐目不清,内部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是企业信誉缺乏的基本原因。另外,由于中小企业自身财务约束力不强,常常改变借贷资金用途,这样即使获得第一次贷款,却又失去了“二次贷款”的可能。总之,信用缺失③已成为梗阻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原因之一。当然,信用问题不是企业一方面的事情,它与金融机构和政府,与整个社会的金融体系和制度供给都有密切关系,所以在接下来第二和第三层面的原因分析中,我还将着重论述。
(二)金融机制层面
在这个层面,我将分三个问题论述。
1.金融抑制问题④
金融的作用在于促进储蓄者的储蓄向投资者的投资转化,最终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必要条件。而在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存在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市场机制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经济生活存在着过多的金融管制措施,而受到压制的金融又反过来阻滞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情况,这就是金融抑制。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金融抑制不但妨碍了金融体系自身的发展,更严重阻碍了正常的融资活动的开展。国有企业和大企业融资困难,可以依赖政府主导的信贷配给;中小企业融资无路,则往往求助于不规范的、非市场化的“内源融资⑤”,又进一步强化了政府金融管制和信贷配给⑥的决心。结果是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融资寸步难行,而国有企业、大企业则过度依赖银行信贷配给,造成信贷配给比例的严重失调,使两者的竞争一开始就处在不公平的起点上。
因此,广大中小企业是金融抑制现象最直接﹑最普遍的受害者。在不考虑中小企业自身融资能力的情况下,其融资的成功与否直接取决于融资渠道的畅通和金融体制的健全性。现行金融体制对中小企业的限制往往大于对大型企业的限制。第一,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中小企业利用股票和公司债券都受到现行制度的种种限制,这使得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非常狭窄;第二,国内银行出于中小企业贷款规模小、次数多的考虑,采取歧视小客户与零散客户的政策,提高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利率;第三,我国的信用担保制度,尤其是对中小企业的担保大大落后于市场发展的要求,中小企业的贷款常常因为找不到担保而不能实现;第四,国内基金市场处于幼稚期,中小企业的融资也因此失去各种风险投资基金的有力支持。除以上四项外,金融体制还造成整个社会落后的金融观念。目前人们普遍对中小企业缺乏信心、持怀疑态度,信贷人员更是对中小企业多怀有“多贷多风险、少贷少风险、不贷无风险”的想法,对中小企业“急、小、险”的的贷款需求慎之又慎。这是因为在目前不健全的金融体制下存在不公平的贷款政策:同等数额的风险贷款,如果贷给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信贷人员可以不负风险责任(由国家承担风险);而贷给中小企业和民企则会有相当的责任风险,所以金融机构和信贷人员更乐意贷款给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pp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不着力消除金融抑制这一宏观约束,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