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探析(1)务管理毕业论文(6)
2014-04-07 01:15
导读:2.信用问题 金融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采用还本付息的方式,聚集资金,分配资金,调节资金余缺。而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债权债务关系是信用的本质体现,所
2.信用问题
金融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采用还本付息的方式,聚集资金,分配资金,调节资金余缺。而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债权债务关系是信用的本质体现,所以信用是金融的基础。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经济生活中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环节都渗透着信用关系。伦敦经济学院院长吉登斯在他的社会理论著作中反复指出:现代社会的核心问题是“风险”与“信任”关系的协调问题,也就是信用问题。现代经济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信用关系是现代经济中最普遍﹑最基本的经济关系,信用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
在充满竞争的市场经济中,企业靠信誉活着。然而,市场经济的洗礼,让人类在构造财富大堤的同时,涉世与交往的原则也发生着严重的水土流失,诚信随着个人私欲的急剧升温正在日渐汽化。国外的安然作假,施乐作假,世界通信作假……;国内的“郑百文事件”,“银广厦事件”,“蓝田事件”……。国际国内的大型企业及企业集团都面临着信誉危机,更何况中小企业。
目前,信用缺失、企业整体信誉不佳已成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经济,对资金时间价值的认识不充分,企业使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金时,缺少还本付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没有充分认识到占用别人的资金必须让渡一部分利润,即产品价值(C V M)中的M的一部分给资金的所有者和中介机构,即资金成本。这一方面原因固然是:许多中小企业的负责人对时间价值和资金成本问题缺乏深入了解,这是企业家和经理人素质的问题;另一方面原因则是体制问题:产权制度和信用制度是市场经济的两大基石。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占绝对多数,由于政企不分,产权不明晰,企业获取资金多少完全取决于政府行为或政策需要,这时国家信用唱主角,曾经发挥了良好作用,但最终造成浪费﹑低效的局面。而中小企业的产品周期短,拖欠﹑赖帐的社会成本相对较小,与此相对银行等金融机构追要欠款的成本较大,所以导致在商业银行发生呆帐﹑坏帐的大部分数额是由于中小企业的逃费形成的,造成中小企业整体信用不佳的印象。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融资结构对公司治理的效应分析
如何制定最佳的融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