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财务分析指标研究务管理毕业论
2015-10-17 01:04
导读:财务管理论文毕业论文,企业社会责任财务分析指标研究务管理毕业论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一、责任的内涵与界定 企业社会责任的提出与讨论已有“数个
一、责任的内涵与界定 企业社会责任的提出与讨论已有“数个世纪”之久,其思想出发点是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看不见的手”。传统的以为,一个社会通过市场能够最好地确定其需要,假如企业尽可能高效率地使用资源以提供社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并以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销售它们,企业就尽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到了18世纪末期,西方企业的社会责任观开始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表现为一些小企业的业主们经常捐助学校、教堂和穷人。进进19世纪以后,一些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了当地的经济、和文化生活了,但这些行为都是企业家个人行为,而非企业行为。由于“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事实上,整个19世纪人们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观是持消极态度的,很多企业不是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而是对与企业有密切关系的供给商和员工等极尽剥削,以求尽快变成社会竞争的强者。进进20世纪以后,的大力产生了很多负面的影响。批评家们开始指责“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残酷和冷漠,并意识到企业必须对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就出现三种相互联系的观念对传统企业社会责任理念提出挑战:受托人观念、利益平衡观念和服务观念,这三种观念开始扩大企业的社会责任。首先,治理者是受托人,也就是说,公司赋予他们相应的权力和地位,不仅要满足股东的权益,而且要满足顾客、雇员和社会的需要。其次,治理者以为他们有权平衡这些团体的利益。他们是种种各样的利益团体之间相互冲突的利益协调人。第三,很多治理者都有同意服务原则,这个服务原则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为利润而运行的企业,通过创造大量的一般福利就可以回报社会,由此整个企业体系就会减少社会不公、贫穷以及其他弊病;另一种解释是,作为个体的企业和治理者有义务承担社会责任往造福公众。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企业的社会责任增大了,包括顾员福利(抚恤金和保险计划)、安全、医疗保健和退休方案得到进一步完善。麦凯(Mckie)以为,这些新举措的出台,既与政府施压有关,也受拓展的企业责任概念的推动。从50年代至今的这一时期,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得到广为认同,其内涵也扩大了。1979年,卡罗尔的《公司业绩的三维概念模型》一文以为企业社会责任可定义为四大部分。即企业必须负有生产、盈利及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经济责任;企业必须在范围内履行其经济责任的法律责任;企业必须符合社会准则、规范和价值观的伦理责任;企业必须具有坚定意志和慈爱心怀的自愿责任。在卡罗尔看来,这四大部分并非等量齐观,相反,他们的权数各不相同,其权数按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自愿责任依次为4-3-2-1.这一权数关系后来被称为“卡罗尔结构”(Caroll‘s Construct)。在卡罗尔结构里,企业社会责任具有了明确的,并突出了经济因素在企业社会责任中的重要地位。到了90年代以后,一些品行优良的企业(如Merck Co.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