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在企业重组中的应用务管理毕业论文
2015-10-23 02:07
导读:财务管理论文毕业论文,财务分析在企业重组中的应用务管理毕业论文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 要 :重组的关键在
摘 要 :重组的关键在于选择公道的企业重组模式和重组方式。企业重组模式与方式的选择标准在于企业价值创造。财务对于明确企业重组价值来源渠道、确定企业重组价值创造水平、搞清企业重组的受益者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企业重组是指企业以资本保值增值为目标 ,运用资产重组、负债重组和产权重组方式 ,优化企业资产结构、负债结构和产权结构 ,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企业重组 ,根据企业改制和资本营运总战略及企业自身特点 ,可采取原续型企业重组模式、合并型企业重组模式和分立型企业重组模式等。企业重组的关键在于选择公道的企业重组模式和重组方式。而公道的重组模式和重组方式选择标准在于创造企业价值 ,实现资本增值。财务分析对于明确企业重组价值来源渠道、确定企业重组价值创造水平、搞清企业重组的受益者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一、企业重组方式与价值来源分析
(一 )企业重组方式
企业重组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国企业重组实践中通常存在两个 :一是片面理解企业重组为企业吞并或企业扩张 ,而忽视其售卖、剥离等企业资本收缩经营方式 ;二是混淆合并与吞并、剥离与分立等方式。进行企业重组价值来源分析 ,首先界定企业重组方式内涵是必要的。
1 合并 (Consolidation)。指两个或更多企业组合在一起 ,原有所有企业都不以实体形式存在 ,而建立一个新的公司。如将A公司与B公司合并成为C公司。但根据 1 994年 7月 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 ,公司合并可分为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两种形式。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为吸收合并 ,被吸收的公司解散 ;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为新设合并 ,合并各方解散。吸收合并类似于“Merger” ,而新设合并则类似于“Consolidation”。因此 ,从广义上说 ,合并包括吞并。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2 吞并 (Merger)。指两个或更多企业组合在一起 ,其中一个企业保持其原有名称 ,而其他企业不再以法律实体形式存在。如财政部1 996年 8月 2 4日颁发《企业吞并有关财务题目的暂行规定》中指出 ,吞并是指一个企业通过购买等有偿方式取得其他企业的产权 ,使其失往法人资格或虽保存法人资格但变更投资主体的一种行为。
3 收购 (Acquisition)。指一个企业以购买全部或部分股票 (或称为股份收购 )的方式购买了另一企业的全部或部分所有权 ,或者以购买全部或部分资产 (或称资产收购 )的方式购买另一企业的全部或部分所有权。股票收购可通过吞并 (Merger)或标购 (Tenderoffer)来实现。吞并特点是与目标企业治理者直接谈判 ,或以交换股票的方式进行购买 ;目标企业董事会的认可通常发生在吞并出价获得目标企业所有者认同之前。使用标购方式 ,购买股票的出价直接面向目标企业所有者。收购其他企业部分与全部资产 ,通常是直接与目标企业治理者谈判。收购的目标是获得对目标企业的控制权 ,目标企业的法人地位并不消失。
4 接管或接收 (Takeover)。它是指某公司原具有控股地位的股东 (通常是该公司最大的股东 )由于出售或转让股权 ,或者股权持有量被他人超过而控股地位旁落的情况。
5 标购 (Tenderoff)。是指一个企业直接向另一个企业的股东提出购买他们所持有的该企业股份的要约 ,达到控制该企业目的行为。这发生在该企业为上市公司的情况。
6 剥离。“剥离”一词的定义目前主要来自于对“Divestiture”的翻译 ,指一个企业出售它的下属部分 (独立部分或生产线 )资产给另一企业的交易。具体说是指企业将其部分闲置的不良资产、无利可图的资产或产品生产线、子公司或部分出售给其他企业以获得现金或有价证券。剥离的这一定义与我国目前的企业或资产售卖的含义基本相同。笔者以为将“Divestiture”翻译为售卖更正确。那么 ,剥离是否即是售卖呢 ?不完全相同。剥离是指企业根据资本经营的要求 ,将企业的部分资产、子公司、生产线等 ,以出售或分立的方式 ,将其与企业分离的过程。因此 ,剥离应含有售卖和分立两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