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盈余治理与收益质量的相关分析务管(3)
2015-11-05 02:23
导读:四、上市公司盈余治理的防范 为了使会计信息使用者能获得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避免陷进上市公司盈余治理陷阱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做起: 1.作为会计信
四、上市公司盈余治理的防范 为了使会计信息使用者能获得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避免陷进上市公司盈余治理陷阱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做起: 1.作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把握一些会计基础知识和理财知识以及相关的制度、法规是非常必要的,学会会计信息的分析和利用。 在进行会计信息分析时,不能仅局限在几张财务报表,它固然提供了财务方面重要信息,但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应当留意收集其他的信息,如审计职员的查账报告、财务报表附注、来自于资信部分、证券治理委员会、行业主管部分和有关刊物的财务资料等。只有把这些资料相互结合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对上市公司生产经营隋况做出比较可靠的判定。可以采用下列方法:(1)对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加以分析。大多数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只关留意见类型,对说明很少关注,而恰恰说明才是说明的关键;(2)为了真实了解上市公司的实际盈余能力,将具有关联方交易的企业来自关联方的营业收进和利润总额从公司利润表中予以剔除,通过分析可以了解一个上市公司自身获取利润的能力的强弱,从而判定该公司在多大程度上依靠关联企业,判定其利润来源是否稳定,未来成长性是否可靠;(3)对上市公司重要的财务比率或趋势进行分析,调查这些比率或趋势的异常变动及其预期数据和相关信息的差异发现是否有异常变动;(4)对于报表中的特殊项目进行分析,如: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存货、投资收益、无形资产等科目,看这些科目是否有异常变动,必须认真对待;(5)从上市公司的收益中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分析评价企业持续盈利能力。常见的有:补贴收进、营业外收进、债务重组收益、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变更或会计差错更正从而调整利润、发行股票冻结资金的利息等,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利润是不要能持续的,没有稳定性。因此,考虑企业未来盈利能力,必须剔除;(6)剔除不良资产与虚列资产。这些主要包括:待摊用度、待处理财产损益、长期待摊用度,还有可能产生潜亏的资产项目如高龄应收账款,存货跌价和积存损失、投资损失,固定资产损失等不良资产。可将不良资产和虚列资产与净资产比较,若不良资产和虚列资产大于或即是净资产,说明上市公司的持续能力可能有题目,将其增加额与当期利润总额增加相比较,前者在于后者,说明当期利润有“水分”。 2.国家有关部分也应不断规范上市公司的、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建设,加大监管力度。 通过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来猜测企业的财务危机和失败,可以大大进步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陷阱的警惕性;加强对上市公司盈余治理征兆的判定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征兆判定等。基于“会计是一项主观见于客观的活动”的熟悉,无论国际会计准则、美国会计准则,还是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都给予了会计职员较多的选择空间。再加上新业务的不断涌现,使得其中部分交易和经济事项的会计确认、计量和表露并未在相关准则中做出相应的规定。因此,企业治理当局可以利用会计准则制订的滞后性对会计事项做出对自身有利的估计或判定。说明我国会计制度还存在很多缺陷和不完善的地方。企业治理当局应当多关注对企业的责任而不是个人私利。在这方面德国、日本做的不错,他们一些做法值得我们鉴戒和利用。
: [1]贾剑锋,李淑花。盈余治理与利润操纵的差异。财会月刊,2001(14) [2]王静,陶晓敏。上市公司盈余治理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南京经济学院学报,2001(5) [3]张叫,刘华。对盈余治理的理性思考。上海会计,2000(8) [4]葛家澍主编。中级财务会计(第二版)。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5]王又庄编著。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报告分析与评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 [6]孟焰,章童。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的防范。经济活页文选(会计版),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