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上市公司盈余治理与收益质量的相关分析务管

2015-11-05 02:23
导读:财务管理论文毕业论文,上市公司盈余治理与收益质量的相关分析务管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一、盈余治理
 一、盈余治理的实证存疑  1975年10月,美国最大的贸易之一W.T.Grant公司宣告破产引起商界的广泛关注。而令人不解的是,Grant公司在破产前一年,即1974年,其营业净利润近1000万美元,经营活动提供营运资金2000多万美元,银行扩大贷款总额达6亿美元。更令人不解的是在1973年末,公司股票价格仍按其收益20倍的价格出售。为什么银行会为一个濒临破产的公司发放贷款,而且投资者也乐于购买其股票呢?  Singer公司看上往情况良好:有著明的品牌名称;在消费人口众多的市场和印度经营;在华尔街有很多支持者。Singer成了缝纫机的同义词,这个名字用在100多个国家出售的电视机和洗衣机。  家对公司连续23个季度增长的收益欣喜若狂。詹姆斯。廷,1989年接手Singer公司,他希看人们把Singer公司的股票列进最赚钱的股票之一。但是,Singer公司并不是真的那样好。公司没有做任何违法的事,而且得到了Ernest Young的审计员的同意,运用了极多的策略来增加利润。但公司往年赚得的9850万美元中将近1/5来自于非基本营业:变卖资产、一次性投资获利,利息收进以及来自附公司的收进。  以上两个公司的故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清楚的例子,说明信息的使用者,不能仅仅通过收益的数目的多少来判定公司经营状况的好坏,而应当注重其收益的质量。上市公司基于一些目的(如上市公司为了配股、保牌,或那些签订了治理层奖励计划的企业,其治理层为了多拿奖金和分红的***、解雇与提升的压力,企业急于获得外部借款、发行股票张罗大量资金等等。)会人为的夸大或降低当期报告利润,会计上将这种行为称为盈余治理。西方国家关于盈余治理的表明,假如公司治理层与董事会之间存在类似于业绩奖励的方案,则治理层倾向于将奖金现值最大化。具体来说,假如本年度业绩表现平平,可能无法取得奖金,则治理层倾向于夸大本期的用度和损失,从而为了下一会计期间多实现利润、从而多分得奖金打下基础。  我国资本市场的研究表明,由于净资产报酬率达到一定水平,方可配股,连续三年亏损就要摘牌,很多上市公司为了配股或保牌的目的进行盈余治理。  二、盈余治理行为的后果与目的分析  1.盈余治理行为后果的判定  盈余治理出现在19世纪,是从早期创造性会计演变而来。最初表现为利润平滑,对企业平稳和防止股利的过度分配发挥过性的作用,随着会计准则和会计法规的不断完善,在西方国家逐步形成了盈余治理的与实务。  美国会计学者斯考特以为,盈余治理是企业治理职员在选择会计政策时会选择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美国著名会计学者凯瑟琳。富柏在盈余治理的评论一文中以为,盈余治理是企业治理职员为了获得私利,从而有目的地干预对外财务会计报告过程的一种治理行为,称为“表露治理”。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赫雷与美国印地安那大学倭林在1999年以为,盈余治理就是公司治理当局为了自身利益在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和进行业务交易时,主观上有意选择有利于公司的会计政策和、变更会计估计、安排交易发生的时间和方式,以期改变报告表露的与事实。在信息的不对称和表露不完全的条件下,误导公司报表使用者对公司收益状况的理解。  从以上学者的看法可知,盈余治理固然是在公认会计准则答应的范围正当的进行,但是,从一方面来说盈余治理行为有可能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因而违反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从本质上考察,一些上市公司的盈余治理行为对证券投资者是有害的。盈余治理行为的后果会严重影响企业对外财务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上市公司进行盈余治理目的剖析  关于盈余治理的目的,学术界有多种看法,主要有:上市公司为了配股、保牌,或那些签订了治理层奖励计划的企业,其治理层为了多拿奖金和分红的***、解雇与提升的压力,企业急于获得外部借款、发行股票张罗大量资金等等。盈余治理的目的具有双重性。但就我国上市公司而言,盈余治理的目的笔者以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发行股票张罗大量的资金。这是我国上市公司盈余治理的直接目的。我国《公司法》对公司首次发行股票有严格的规定,如必须在近三年内连续盈利,才能申请上市。为达到目的,企业便采用盈余治理,进行财务包装,合规正当地骗得上市资格。同时,经过“盈余”粉饰的报表还有助于企业获得较高的股票定价。对于上市公司增发新股。中国证监会的有关文件规定,公司最近3年内连续盈利,最近3个会计年度加权均匀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且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加权均匀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为了达到发行新股条件,上市公司便会积极利用盈余治理调整净资产收益率以达到增资扩股目的。  (2)为了减少税收。上市公司通过公司盈余治理达到减少税收目的是十分明显的。目前我国企业的税收负担较重,对企业的收益产生很大的影响。再加上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税法体系还不十分完善,税收优惠政策颇多;另一方面是由于公司治理者在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选用上有较大的灵活性,为其开展盈余治理提供了弹性空间。治理者会通过选用适当的会计政策和方法调减应纳税所得额,从而达到少交税的目的。  (3)为了保牌、免摘牌的目的。我国《公司法》对股票暂停上市或者终止上市的情形作了规定。如公司最近三年连续亏损,国务院证券监视治理机构有权决定暂停其股票上市。上市公司便会积极利用盈余治理调整其收益达到保牌、免摘牌的目的。  (4)企业急于获得外部长期借款。由于长期借款的期限长、风险大,按照国际惯例,银行通常对借款企业提出一些有助于保证贷款按时足额偿还条件,目的是为了限制治理者用债权人的资产为企业获利但却有损于债权人利益的行为。通常包含一些保护性条款以保护债权人利益,如不能过度发放股利、不进行逾额贷款、限制其他长期债务等等。  有些贸易银行甚至规定不得向亏损企业贷款。这些都使得企业不敢轻易违反有关条款,否则会招致很高的违约本钱。为了获得外部长期借款,以减少风险,治理者就有可能通过盈余治理来调增报告利润。  (5)进步股票价格。投资者投资的目就是为了获得更高的回报,在很大程度上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受上市公司的盈余状况的影响。理论上有种机械的假说,它假定盈余与股票价格之间存在一种有机械性联系。在实证会计研究成果中,很多研究证实机械假说是正确的,尽管会计盈余不是证券市场的唯一信息来源,但实证研究证实:股价预期变动与其后公布的会计信息一致。因此,以进步股价为目的的盈余治理,就是为了完成市场对它的利润预期,以进步股票价格。  综上所述,我国上市公司盈余治理的结果终极是为了维护上市治理当局的自身利益,从而损害投资者、债权人和国家的利益。大多数上市公司是以实施盈余治理之名而行利润操纵之实。最近时期,针对上市公司在财务报告表露方面暴露出的一些较为严重的题目,中国证监会在2004年1月发出了《关于进一步进步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表露质量的通知》该通知对上市公司盈余治理行为做出了一些限制性规定。但我国上市公司对利润进行盈余治理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且手段多样化。因此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就可想而知了。  
上一篇:我国宏观财务经济监测与预警题目研究务管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