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团体公司的财务治理务管理毕业论文
2016-03-01 01:00
导读:财务管理论文毕业论文,浅谈团体公司的财务治理务管理毕业论文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要:本文对我国团体公司财务治理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初步的
摘要:本文对我国团体公司财务治理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初步的,提出了化是提升团体公司财务治理水平的有效手段,并对利用网络技术进步团体公司的财务治理进行了可行性分析,以为网络化财务治理对我国大多数的团体公司来说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 随着我国电算化工作的,国内各种优秀的财务软件不断提升、完善,会计核算水平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但在财务治理方面却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主要是由于长久以来,我国事计划体制,在上财务与会计不分,在实践中,大部分财会职员财务治理方面的知识水平不够,意识不强,财务治理没有形成一套有机的体系。面对当前日趋激烈的全球化市场竞争,以及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Internet和商务浪潮构成的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宏观环境,使我们传统的财务治理受到新的挑战,特别是团体公司的发展,对财务治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团体公司及其在的发展背景 在美国,团体公司(groupcompany)只是一个贸易术语,而非术语,一个团体公司可以是一种疏松的、交叉持股的公司集合,美国的“团体公司”一般是控股公司(holdingcompany)。当我们谈到摩根斯坦利团体(Mor ganStanleyGroup)或花旗团体(CityGroup)时,通常指所有公司在一个控股公司的结构之下,而不是说这些公司疏松地、通过交叉持股而相互联系。 在我国,团体公司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部分国有的团体公司的前身是以前的事业单位或政府机构,如中国电信由电信局改制而来、物资团体一般是各地的物资局等。我国团体公司从萌芽到发展壮大,至今已经走过了20多年,关于团体公司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也在不断的进行之中,团体公司的组成也从单一的国有团体公司向国有控股、民营、外资等多元化转变。 一国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必然会出现一批大企业、大团体,2005年世界500强中国企业有18家,比2004年增加了2家,同时,排名出现上升;而以连锁超市为例,九十年代初,基本上只有单打独斗的食品店、杂货店,1991年9月,上海联华超市贸易公司在一个居民区开设了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超级市场,到2004年,全国百家连锁企业的门店总数达到30416个,基本遍布全国的各个大中城市,百家连锁企业实现零售4968亿元,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3%.根据某国际着名咨询公司的分析猜测,到2010年,中国零售业最大的前4家零售团体的食品销售额将占社会食品销售总额的25%左右。 随着社会的发展,团体公司将会不断壮大,今天,团体公司已经成为企业的标志和民族产业实力的象征,是名副实在的中国经济的脊梁。但我们应该看到,我国团体公司治理水平的进步明显滞后于组建速度,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财务治理水平相当薄弱。
二、团体公司财务治理现状分析 团体公司的财务治理战略和财务治理重点主要依托于团体公司的治理体制,财务治理是团体公司的主要职能,它适应、服务于总体战略目标并起着主导作用。但,我们大部分团体公司的财务治理尚处于低级水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1、团体资源集约较差,效率不高。 团体公司下属各企业设置多级独立法人,团体公司缺乏集约的功能,各公司多头开户,资金分散占用,而且,投资的随意性大,资金失控,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2、报表的正确信和及时性难以保障。 多个法人的设立必然需要设置多套帐务报表,实行层层合并,终极报表的产生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会产生会计核算不准,报表不真实等,出现信息滞后、治理失控等现象。 现代企业已经进进了一个信息化的,从过往的信息匮乏到当前的信息爆炸,财务治理需要在正确的时间里拥有正确的信息,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可是当今大部分团体公司决策仍处于被动状态,公司的很多决策将受到。 3、财务治理功能需要进一步完善。 会计电算化解决的都是会计核算题目,并都侧重于事后核算,很少考虑如何进一步利用会计核算信息,且都不具备财务治理所需要的事先猜测、事中控制、事后考核并为治理者提供决策信息的功能。而且财会职员忙于做账,无暇顾及监控企业财务运营状况。团体公司缺乏健全、有效的财务治理手段。 4、国际化的要求难以达到。 WTO的加进,国内竞争国际化,资本市场的多元化,使我们越来越多的团体公司主动地或被动地走向了国际,参与全球化的市场竞争,到世界各地筹资、投资,客观上要求其财务治理应从国际化的角度来审阅自己。市场竞争的加剧,经营风险的加大,必然要对财务治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