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产业增加值的两种计算方法务管理毕业论(2)
2016-03-11 01:09
导读:3、本期应交增值税如何计算: 本期应交增值税是指产业企业在报告期内应缴纳的增值税额。其计算公式:本期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出口退税 进项税额转
3、本期应交增值税如何计算: 本期应交增值税是指产业企业在报告期内应缴纳的增值税额。其计算公式:本期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出口退税 进项税额转出数-进项税额。这些资料取自会计核算资料“应交税金及附加费明细表”。 以上对构成产业增加值三要素的计算方法、计算依据、计算过程作了具体说明,再根据“生产法”计算公式(产业增加值=现价产业总产值-产业中间投进 本期应交增值税)就能够得出某厂的产业增加值了。
二、按“分配法”计算: 此种方法涉及到七个要素――工资、福利费、折旧费、劳动及待业保险费、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营业盈余。,有的部分回结为四大要素,即:固定资产折旧 劳动者报酬 生产税净额 营业盈余,其都大同小异。 1、工资:从人力部“劳动工资”报表或会计核算“损益表”中取得,对应的人数为单位从业职员。 2、福利费:从会计核算“损益表”中取得。 3、折旧费:从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科目中取得。 4、劳动、待业保险费:从会计“治理用度”明细表中取得5、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从会计“损益表”中产品销售收进科目中取得。 6、本期应交增值税:从会计“应交税金及附加费明细表”中取得。(计算公式同上) 7、营业盈余:是指产业企业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它相当于企业的营业利润加上生产补贴,但要扣除从利润中开支的工资和福利以及税后利润中提取的公益金等。计算公式为:营业盈余=营业利润 生产补贴-从利润中开支的工资和福利-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公益金。 将以上这七个要素直接相加就得出产业增加值。 以上就如何用“生产法”和“分配法”计算企业的产业增加值作了具体论述,但两种方法计算企业产业增加值的结果有一定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