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ERP系统对企业治理及财务会计工作的影(2)
2016-03-28 01:00
导读:3、实施ERP的背景及远景 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信息量越来越大,利用原有的信息处理流程和信息载体,已无法使信息及时得到整理和传达,决策
3、实施ERP的背景及远景 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信息量越来越大,利用原有的信息处理流程和信息载体,已无法使信息及时得到整理和传达,决策者得到的甚至是过期的信息,国内传统的公司企业一般主要经营地都集中在某一区域,资产、市场区域、职员结构都比较简单,企业经营者可以及时获得各方面的信息,对自己把握的资源可以说一清二楚,甚至可以通过现场的巡查获得信息。但是随着的,企业为了拥有更有利的竞争上风,通过扩大生产和实行收购吞并等策略使规模急剧扩张,例如上市公司通过收购、吞并、合资建厂等手段使旗下企业可以多达几十家、甚至几百家。而且处于不同的业务领域,不同的地理位置,具有不同的治理水平。在信息极度分散的情况下如何及时获得信息,实现对公司的有效控制、及时决策。都成为摆在经营者眼前确当务之急。在这种情况下,某些领先的公司开始推行ERP,实施ERP系统对公司治理水平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具有全新的治理思想。对于国内企业来说,由于治理体制的,很多公司无法接受规范化的治理,甚至以为限制了公司的操纵。实际上,一个公司假如真的想发展、就必须走规范化的道路。甚至不得不有限度的放弃效率。否则必然陷进混乱的境地,这已经有太多的例证了。
4、ERP与外部环境 ERP实施尚受到国内环境的,由于国内经济运行机制与国际环境有不同之处,受国内ERP软件发展时间有限制,国内软件在满足团体用户上尚有差距,所以很多大型企业团体采用国际软件,如联想团体使用SAP,青岛啤酒使用ORACLE等。但国际软件受其开发环境的影响,具有标准的软件功能,不一定完全适合国内环境,必须经过一系列软件的二次开发和利用其他辅助手段实现软件功能与企业信息需求之间的匹配。比如销售发票,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形式发票,企业根据自己单位开出的形式发票作为原始凭证和报税依据,而国内企业必须使用到税务机关领用的发票确认交易和据以报税,这样一来企业ERP系统天生的发票必须与按照税务机关要求开出的发票进行衔接,特别是在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情况下,企业要从系统中引出形式发票的汇总信息,再利用税务机构的开票系统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由于国内贸易习惯使用含税价,造成不含税价经常出现多位小数,甚至循环。在数目足够大的情况下,系统数据和开票系统会出现一定差额,企业要根据税务开票系统数据调整ERP数据。再比如:国内会计报表审计习惯于原有的会计处理流程,使用ERP后,会计信息来源向业务领域延伸,而且出现了一些中转科目,帐户信息的查询方式、信息的列示方式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如何适应这种变化,为审计领域提出了新的要求。还有,企业ERP系统假如能够与企业的商务系统、供给链治理、网上银行系统实现对接则可以更大的发挥信息技术所带来高效率。但是这些在目前的国内信息技术发展程度上无法全面实现,先行者必须考虑将来的发展趋势,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
5、ERP给财务会计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对于长期使用手工操纵进行财务会计处理或是使用电子计算机模拟手工操纵的财务软件进行会计处理的财务会计职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1、计算机操纵能力的进步,由于ERP操纵全部依靠电脑进行,操纵职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电脑操纵能力。 2、财务会计职员岗位的变化,受财务信息来源的影响,很多原来由财务会计职员处理的信息向下延伸,会计工作量会下降,而且操纵有严格的规范,不懂财务会计的职员甚至也能按规范操纵完成工作,会计职员面临岗位减少的挑战。 3、财务会计职员角色的变化,会计职员直接处理的业务减少了,但是维护系统正常运行,保证各环节按照操纵规程操纵,保证会计及其他信息的及时、完整,减少误操纵对信息造成的不良影响成为财务会计职员的一项新的工作,同时,由于工作量上的变化,财务会计职员应尽快实现角色的转变,学会利用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形成更有价值的信息。 4、财务会计职员工作方式的变化 受国家财务处理业务周期性影响,原来的财务会计工作业务量呈杠铃型,月初和月末工作量大,受及时性要求,经常需要加班。而月中则比较平淡,财务会计职员经常无所事事,财务职员想将业务日常化,但没有集中的信息难以实现。实施ERP后,大量的业务如收料、发料、用度分配、发货等在实际业务发生时即可形成会计信息,业务量向日常转移,月末仅对涉及总帐的业务进行过帐处理,省掉大量的汇总、分类等计算工作,可以实现业务处理的均衡化。 总之,企业ERP系统是有效、先进的治理工具和思想,但我们必须了解它可能带来的变化,包括业务流程和治理、操纵思路的变化,并要求治理者具有接受新事物、调整治理方式的心理预备。假如仅仅是叶公好龙,ERP肯定无法实施。而一旦有效运转ERP系统,企业将获得无法估量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