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控环境题目研究务管理毕业论文(2)
2016-04-08 01:04
导读:三、如何治理内控环境 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应当从内控环境着手,才能起到治本的效果。这次新审计准则的颁布和实施,无疑是捉住了解决内部控制薄弱
三、如何治理内控环境 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应当从内控环境着手,才能起到治本的效果。这次新审计准则的颁布和实施,无疑是捉住了解决内部控制薄弱题目的根源。新审计准则在内控环境中提出了“对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的沟通与落实”这一要素,并将其作为第一位的组成要素,体现了国家在治理内部控制薄弱这一题目上的***远瞩性。毫无疑问,内部控制的制定与执行都取决于人的素质与观念,从强化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进手,才是从源头上治理内控环境的关键。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目前我国财政部分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2006年财政部发起成立了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并会同国务院有关部分,加快创建企业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必须明确的是,制定和完善内部控制,应当注重一个“细”字。其中,“更清楚地限制和细化说明一把手的权限,实在是当务之急” .不仅如此,还应当清楚地说明各级治理者的职责权限,以促使其各司其职,避免因制度的不完善使之逃避责任。 其次,要加强对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的沟通与落实。市场经济作为信用经济,要求每一个人都应当是讲诚信、守道德的。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从治理层和治理层进手。由于在控制环境的构成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治理当局的作风”,“在防范舞弊方面,治理当局的作风是控制环境中最关键的因素,治理当局的不当行为成为他人无视控制程序的公道借口” .“上梁不正下梁歪”,只有治理层和治理层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老实和道德才会得到巩固和加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使企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加强对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的沟通与落实,使遵守制度的意识深进人心;治理层和治理层率先垂范,引导人们“循规蹈矩”。显然,治理企业内部控制薄弱必须从制度建设、道德建设等多方面综合着手,才能彻底改善内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