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分析务管理毕业论文(2)
2016-04-28 01:00
导读:在企业财务治理工作中,只有充分了解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和产生原因,才能采取针对性措施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不是阶段性的工作,而是贯串企业运营
在企业财务治理工作中,只有充分了解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和产生原因,才能采取针对性措施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不是阶段性的工作,而是贯串企业运营的全过程。因此,财务风险治理是企业全局性、长期性的工作。假如企业全体职员能够长期保持风险的危机感,形成一种风险治理为导向的防范机制,企业全体齐心协力抵御风险就能有效地化解风险。科学猜测是事前风险防范的基础。利用科学的猜测方法,结合工作积累的经验制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有效的预防风险。
1.“阿尔曼” 财务预警系统
“阿尔曼”模型是阿尔曼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基于多元判别模型的财务预警系统,利用逐步多元鉴别分析逐步提取五种最具共同猜测能力的财务比率,建立起一个类似回回方程的Z计分法模型:Z=0.012X1 0.014X2 0.033X3×0.006X4 0.999X5。其中,X1=营运资金/资产总额;X2=保存收益/资产总额;X3=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X4=普通股和优先股的市场价值总额/负债账面价值总额;X5=销售收进/总资产。该模型实际上是通过五个变量,将反映企业偿债能力指标、获利能力指标和营运能力指标用一个多元的线性函数公式有机联系起来,综合评价企业财务风险的可能性。若Z值小于1.81,则企业存在很大的财务风险;若Z值在1.81-2.99灰色区域,企业财务状况不明朗;若Z值大于3,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良好,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很小。阿尔曼还提出Z值即是1.81是判定企业破产的临界值。
2.对单一指标制定红色警戒线
利用现金额度、存货额度、应收账款额度等尽对指和活动比率、资产净利率、资产负债率、资产安全率等相对指标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如根据公司规模预先设定支付风险的安全系数:货币资金余额为5亿元,安全系数为1;货币资金余额为4亿元时,安全系数为0.8;货币资金余额为3亿元时,安全系数为0.6;货币资金余额为2亿元时,安全系数为0.4;货币资金余额为1亿元时,安全系数为0.3;货币资金余额为1亿元以下时,安全系数为为0.1。假如货币资金降低到2亿元以下,公司财务处于高风险状态;再如活动比率一般以为应该保持在2以上,但最低不低于1,假如低于1,公司财务处于高风险状态,必须高度重视,及时化解。事中风险控制是事前风险防范的延伸,由于任务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碰到预想不到的变数。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3.财务风险出现后的机智处理
发现危机后只有机智、果敢的处理,才能把风险降到最低。庆元电子配件厂就是一个成功处理危机、化解财务风险的成功案例。总经理在解读年终财务报表时发现应收账款过多,而且大比例集中在一家最大的采购商处。但是该厂的处境是:假如这家采购商出了什么题目,企业的资金链就危险了,由于企业上游还有原料供给商,也都是有赊销账期的。假如下游回款不及时就无法如期偿付上游货款,上游断货,生产将会停工待料受到严重影响。面对风险显示出总经理的魄力:暂停新项目的投资,把未投进的资金转做活动资金,作为预备金;停止向该采购商继续赊销,及时追讨账款。在催账过程中了解到:采购商经营出现了题目,重大的投资决策失误导致资金周转紧张,拖欠庆元电子配件厂的货款依然无法短时间内偿还。就在这时部分银行贷款到期,正是总经理机智、果断,有力地化解了风险,企业才没出现大题目。假如对风险遮遮掩掩,错过了处置的最佳时机,企业就会走上一条不回路。
总之,在事前有效的预防风险、在事中恰当的控制风险、发现风险后果断地化解风险,是降低财务风险的三个必要阶段。这种以风险治理为导向的财务风险控制系统,从工作环节上,把重心放在事前防范。有人把三个阶段投进的精力打分为100%、85%、1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追逐利润,利润伴随风险;利润越高,风险越大。企业防范和控制风险的能力越强,赢利能力就越强。因此,控制财务风险是企业永远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王丽丽:浅议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J],财会通讯,2008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