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外资金治理思考务管理毕业论文(2)
2016-05-03 01:11
导读:二、加强与完善预算外资金治理的措施 第一,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积极推进综合财政预算。建立公共财政收进征管体系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我国
二、加强与完善预算外资金治理的措施
第一,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积极推进综合财政预算。建立公共财政收进征管体系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首先要将明确规定应纳进预算治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不折不扣地全部纳进预管治理,相应支出通过预算予以安排。其次对有预算外资金收进的单位必须自下而上地编制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并将其纳进单位的财务收支计划和财政综合预算;预算外收进要全部纳进专户治理,相应支出由财政统筹安排,逐步改变按收进比例提取经费的做法,比照部分预算的同一要求核定经费支出,实行“预算制”,进而促进执收执罚部分依法行政。同时,各级财政部分要改变重分配轻治理、重审批轻监视、重微观轻宏观、重预算内轻预算外的理财观念,充分熟悉宏观调控和财政监管的重要性,克服本位主义和小团体意识,切实加强综合财政预算编制,进步财政资金的治理能力。
第二,借助科技手段以及高效、智能的网络治理系统,彻底改革预算外资金收缴制度。规范预算外资金治理,就要堵塞收进漏洞,做到应收尽收。以收费票据为资金监管源头,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赋予财政票据的信息功能,借助收费单位、代收银行、财政部分之间强大的网络治理系统,建立起一个“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预算外资金征管体系。所有收费通过银行代收,不仅便于财政性资金集中纳进财政治理,增强财政部分的调控能力,使财政专户发挥“准国库”功能,而且通过银行代收,还可构建财政部分与执收单位间高效的收费票据领购、核销治理模式,大大进步财政部分对执收单位收取预算外资金的监控力度,有力地遏止自立收费项目、自定收费标准等乱收费行为。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第三,切实完善配套措施和法规建设,进步预算外资金的治理效率。预算外资金治理改革是一项政策性较强、难度较大的工作,它不仅是权力、利益的调整,而且涉及单位性质、经费供赐与及内部减员等题目。因此,只有把它与财政治理制度改革、政府机构改革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等结合起来,才能相互促进。因此,要对政府性基金和纳进预算治理的预算外资金列收列支的治理方式作更进一步的规范和完善,逐步消除单式预算,真正发挥财政部分应有的治理监视作用。尽快建立、发展和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制体系,为财政体制改革提供制度保障。另外,还要澄清对预算外治理资金的模糊熟悉,扭转“三权不变”和“谁收谁用”的运行惯例,为进一步推动综合预算治理创造良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