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企业如何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财务预算治理(3)
2016-06-16 01:03
导读:同时,预算治理不应仅仅局限于财务预算的范畴,业务预算,特别是本钱专项用度预算应作为预算调整和治理的对象纳进供电企业预算治理的内容。业务预
同时,预算治理不应仅仅局限于财务预算的范畴,业务预算,特别是本钱专项用度预算应作为预算调整和治理的对象纳进供电企业预算治理的内容。业务预算与财务预算、预算职能部分和预委办职能应协调同一发展,增强预算治理的内涵和外延。
2.预算治理手段的创新。在网络化、虚拟化的今天,网络已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理财方式和手段,拓宽了财务治理的时间、空间和范围,极大地进步了财务核算水平和效率。但是预算治理的网络建设才刚刚起步,软件开发和应用还需要与预算治理的实际工作流程、细化程度、本钱定额编制的一系列题目充分磨合。将预算编制流程、预算执行流程、预算调整流程固化为计算机运行的程序,可以避免很多人为因素,增强预算治理应有的刚性。
3.预算治理技术及制度的创新。企业预算治理能否取得成功不仅取决于企业治理水平和效率,更重要的还体现在预算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力度上。技术创新包括预算编制、分析等方式方法的创新,可以为预算治理提供更有效公道的治理思路,而制度创新则是将企业潜伏机会转变成现实利益的基本源泉。基于预算治理理论的方式方法受供电企业生产特点的影响,可能并不适用于电力行业。企业应充分考虑行业特点和治理层需要,在预算编制、分析等方法上,推陈出新,创造实用有效的理论模型。预算治理的制度创新包括预算实施过程和治理流程的创新,对进步企业预算水平、理财能力和效率,推行现代化的治理经验提供了制度支持。
4.预算治理组织机构的更新。传统的预算治理组织结构是一种纵向层次的治理组织结构,有严格的等级制度,能够保证各级职能的发挥。其缺陷在于人为割裂了企业资金流和信息流内部及其相互关系,妨碍了信息的传递与交流,轻易造成部分之间的磨擦和冲突。信息技术的应用特别是一体化的财务信息系统改变了信息传递的方式,通过建立共用的治理信息平台,为企业上下级内部实现扁平化治理创造条件,使企业各部分自由获取信息成为可能,预算治理组织结构必然向着高效率横向层次及网络化组织结构转化。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总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企业全面预算,必须坚持速度与效益、本钱与效益、标准与创新的有机同一。为解决供电企业预算短期行为、执行缺乏力度等题目,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效益放在预算治理的首位,坚持预算***发展与进步效益并重,加强预算治理创新与进步预算质量并举,尽快实现供电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走出一条内涵式的预算发展道路,从而实现公司长久的战略发展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 科学发展观学习资料[M].中共邯郸市委深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2008.
[2] 孙向军.“科学发展观”研究综述[J].学习参考,2005,(1).
[3] 陈月明.国家电网公司会计核算办法
培训教材[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4] 郎永建.论企业财务预算治理中的三方博弈[J].企业经济,2005,(8).
[5] 周旋,等.如何正确理解全面预算治理的内涵[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4,(3).
[6] 刘凡生.对企业财务预算治理的现实思考[J].财务治理,2005,(2).
[7] 宋岩.浅谈企业财务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的主要题目[J].企业治理,2005,(4).
[8] 孙德宝.团体企业预算治理存在的题目及对策[J].湖南社会科学,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