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为公司财务的上市公司异常财务政策分析(3)
2016-07-23 01:03
导读:(二)当治理者非理性时 当治理者非理性时,治理者的目标是最大化感知(perceived)的企业基本价值,而并非企业真实的基本价值。因此,治理者的非理
(二)当治理者非理性时
当治理者非理性时,治理者的目标是最大化感知(perceived)的企业基本价值,而并非企业真实的基本价值。因此,治理者的非理性很轻易扭曲企业的财务决策行为。
假如治理者表现为过分乐观或过分自信,往往高估投资收益,更轻易投资高风险或净现值为负的项目,更积极地进行高风险的投资扩张活动,比如吞并。Roll(1986)、Malmendier and Tate(2003)[16,17]的实证都发现, 大部分的企业兼购活动并不会给公司带来任何收益, 其动机只是源于经理人的过分自信或过分乐观。Heaton(2002)[18]也证实了,即使没有信息不对称或理性代理本钱存在(以往的以为主要是这两个原因导致过度投资现象发生的),治理者过分乐观或过分自信的企业也会产生过度投资。
大量实证表明,有限理性的治理者处理复杂的财务决策时会运用简单的“拇指法则”(rules of thumb)。比如净现值原则(NPV)是企业选择投资项目的基本原则,然而在实践中,治理者往往喜欢用比较简单的原则来评估投资项目。Graham and Harvey(2001)[19]对CFO的调查发现,内部收益率原则(internal rate of return)远比NPV原则运用得普遍,同时50%以上的CFO喜欢用回收期原则(payback period rule),而这个原则既不需要初始期的资本本钱,也不需要猜测投资回收期结束后的自由现金流。企业投资中也存在“沉淀本钱”效应(sunk cost)。Shefrin(2001)[20]发现在治理者得知所投资项目有题目后,也不愿意放弃,而坚持继续进行投资(throw good money after bad)。Guedj and Scharfstein(2004)[21]有关药品开发的实证也说明这一点,他们发现处于药品开发早期阶段的企业即使临床试验已经证实远景并不美妙,但仍然不愿意放弃他们的药品申请计划。治理者往往存有“反正已经这样了就赌一把”(gambling-to-get-back-to-even attitude)的思想。
四、结语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投资者与治理者的非理性行为都有可能扭曲公司的投融资决策过程,产生诸如过分偏好股权融资、过度投资与股利迎合行为的发生。对于异常财务现象的产生,与基于理性假设的传统公司财务相比,基于非理性假设的行为公司财务似乎更具有解释力。
由于财务决策在公司一系列决策当中的重要性,其形成可能是诸多复杂因素共同决定的,行为公司财务只不过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作为一种崭新的理论,行为公司财务还有相当多的财务现象未能得到很好解释,同时,如何结合中国资本市场的独特性,对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决策做更进一步的分析,这可能是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