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务管理毕(2)
2016-10-24 01:19
导读:上述风险产生的原因是与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性质等因素密切相关的。与企业相比,非营利组织在筹资时,利益驱动机制和筹资责任机制不足,对逐利性资
上述风险产生的原因是与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性质等因素密切相关的。与企业相比,非营利组织在筹资时,利益驱动机制和筹资责任机制不足,对逐利性资金缺乏吸引力,一旦社会捐助不足,就会出现筹资困难。我国现阶段尚未形成针对非营利组织的融资服务体系,组织难以从银行或资本市场获得资金,而且,资金的筹集和使用都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同时,由于非营利组织缺乏有效的筹资评估机制和监视机制,无法衡量非营利组织职能完成的绩效,无法确定筹资使用效能,并且多数组织的自创收进能力较弱,因此而导致我国非营利组织筹集资金困难,组织声誉度不高。
(二)我国非营利组织用资风险识别与分析
非营利组织用资风险是指在资金的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不确定性或有损组织形象的可能性。用资风险既存在于组织的事业活动中,也存在于经营活动中。
非营利组织筹集的资金应主要用于公益目的,资金进进非营利组织后,受助者并不关心此公益资金是否与出资人的愿看相符。假如资金运用缺乏有效监视和制约,当非营利组织的生存目标与其公益目标发生冲突或经营者作出逆向选择时,非营利组织的日常性财务支出和行政支出膨胀,挤占公益支出时,造成支出结构异化,公益资金可能变成为非营利组织为生存而使用的资金,其公益性就逐渐丧失,从而导致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下降,因而需要严格控制资金支出风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非营利组织为进步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能力,一般会从事各种投资活动。其主要目的不在于分配投资收益,而是在于弥补营运本钱,投资获取的收益主要作为非营利组织实现社会公益目标的积累资金。但非营利组织在投资时,使用的是毋需偿还的公益资金,缺少资金的增值压力和偿还压力,同时有效监视制约不足,投资决策失误的风险与投资收益异化(投资收益被挪用到非公益用途)的风险比企业大得多,并且一旦出现投资风险也很难追究责任。除此之外,投资活动还面临投资公道回报的不确定性、外部政策的变动性和同业竞争等方面的风险。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三)其他风险的识别与分析
除了筹资和用资环节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外,非营利组织还存在其他多种原因引起的各种风险。比如,人为或自然原因发生的固定资产和活动资金毁损、灭失风险。自身治理疏忽等原因造成的非营利组织的收进发生较大波动的风险。主要表现在收进来源减少以及服务本钱上升两方面。资产损失、职员低效、信誉受损、责任缺失等都会导致非营利组织收进的减少。
二、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的策略选择
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治理的总体目标是要建立一个决策科学、业务活动规范、治理高效、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并能充分体现社会效益的实体。具体来说,在我国现阶段,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的策略应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
(一)推行法人经济责任制,将责任风险直接与决策层挂钩
经济责任制即按领导分工予以纵横监控,规定职责,相应授权,从而实现各尽其职、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控制目的。将风险责任指标引进领导和组织绩效考核指标中,有重大财务风险导致经济损失,应追究组织和直接领导者的经济和行政责任。同时,要建立必要的信息表露制度,接受社会公众的监视和约束。
(二)加强组织的财务风险意识,建立财务风险评价体系
风险控制要求树立风险意识,针对各个风险控制点,建立有效的风险治理系统,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报告等措施,对财务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鉴戒国际先进经验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运用财务预警指标,加强财务风险猜测逐步建立风险监控、评价和预警系统。通过一系列指标的横向和纵向数据比较,对财务运作中潜伏风险预警预告,提出控制措施,将可能萌发的财务风险予以化解。适时调整财务治理政策和改变治理方法,进步组织对财务治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此降低因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不断进步财务治理职员的风险意识。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规范会计行为,促进决策的规范化和程序化。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监管规章,自觉形成依法履行职责、业务规范运作的经营治理思想和风格。确保组织内部各职能部分和全体员工尽职尽责。非营利组织的财务风险治理,不仅有助于组织内部防范控制风险,而且有利于组织效率的进步和运作本钱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