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国债理论限度与实践分析(2)

2013-08-26 01:06
导读:二、中国国债规模现状 中国国债发行规模已从80年代年均维持在60亿元左右,到90年代迅速上升为年均1913亿元,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关注,讨论不断见诸报
二、中国国债规模现状  中国国债发行规模已从80年代年均维持在60亿元左右,到90年代迅速上升为年均1913亿元,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关注,讨论不断见诸报端。因而如何评价当前的国债规模便成为议论的热点。政府举债是否适度,国际上衡量的指标通常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国债依存度。指当年国债发行额与当年财政支出之间的比例关系。这一指标从流量上反映了财政支出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债务收入。政府举债过多,债务依存度高,表明财政债务负担重,有可能给财政未来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国债依存度的国际公认警戒线为15%~20%,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公认的警戒线为25%~30%。我国90年代后的国债依存度指标数值如表1.  从表1看出,我国国家财政债务依存度自1995年开始就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安全线,尤其是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1991年以来,一直都在警戒线以上。1998年,我国国家财政债务依存度达到40.2%,比日本财政最困难时期,债务依存度最高年份的37.5%,还要高出2.7个百分点。如果用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同发达国家相比,超过警戒线的幅度就更远了。美国1982~1994年中央财政依存度平均值为22.30%,日本1982~1994年中央财政依存度平均值为27.4%。中国1991~1998年中央财政依存度平均值为51.7%,高出美国29.4个百分点,日本24.3个百分点。从这个角度看无论国家财政,还是中央财政的财政支出,都已经处于过分依赖债务收入的脆弱状态,国债扩容空间很小。  (二)国债偿债率。指当年国债还本付息额与当年财政收入的比重,反映着政府财政偿还举借债务的能力。一国财政偿债能力越大,政府举债的承受能力也就越大,反之则越小。这一指标说明,国债规模大小要受到国家财政收入水平的制约,国债规模在一般情况下,应同当期财政收入状况相适应。偿债率的国际公认警戒线为22%。1994年以前,我国国债偿债率平均为3.4%,偿债率最高的1992年为10.56%。1994年后,债务还本付息支出逐年增大,由1994年的499.36亿元,上升到2000年的1573.58亿元,偿债率为11.75%,明显低于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如果用中央财政收入来偿还债务,2000年的偿债率则为20.74%。接近公认的警戒线。根据政策规定,我国地方政府不能发行公债,国债全部由中央发行、掌握和使用,并负责还本付息,考察国债偿债率,我们认为使用中央财政偿债率指标更有实际意义。  (三)国债负担率。指国债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这一指标着眼于国债存量,表示国民经济国家债务化程度和国债累积额与当年经济规模总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它重视从国民经济总体来考察国债限度的数量界限,被认为是衡量国债规模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国外经济学家多数都认为,国债累积余额,一般应控制在当年GDP的45%为宜。1990年日本为44.2%,美国为38.1%,英国为24.9%,德国为22.7%,加拿大为41.1%。我国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1991年为6.19%,1995年为6.55%,1998年为10.88%,2000年为14.6%。较之西方发达国家低得多,国民经济总体应债能力是比较宽松的,政府举债规模还有潜力。  三、国债发行规模预测  制约国债规模的因素是复杂多变的,要想准确预测未来时期各个年度国债发行限量更是困难。下面从国债规模诸因素中,选择最主要的变量来测定可供的国债发行限量。  根据影响国债发行因素,制约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因素为:  D=F(Y,F,N,D,P;,S,i1,i2,L,X1,X2);  但这些因素集于一点是国内生产总值的规模,即Y的大小,适度国债规模的中心是国债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若用D表示国债总额,则可建立如下一元回归模型公式:  D=a+by  根据表1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可得  D=-476.79+0.0429Y  R2=0.979,相关系数为 r=0.989,a的T检验值为-4.0参数b的T检验值为14.01,D的方差604.5,Y的方差18876,D的均值为404.8,Y的均值为20364.  据此,只要知道当年GDP的绝对值或增长速度,就可以推算出当年可能的发债额的值,见表2.  由表2可看出,国债实际发行规模大多数年份是小于理论值的。虽然这并不一定构成支持我们继续扩大国债发行规模的依据,但这至少表明我国的国债是可以接受的。  理论上讲,国债发行规模每年可保持在当年GDP值的5%以内的水平是完全可以的。若到2001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能提高到15%,中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提高到50%左右,按此规模增长,即可使国债发行量保持现有水平,又可使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降到安全线以内。 
上一篇:论国债政策的运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