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国债理论限度与实践分析

2013-08-26 01:06
导读:国际经济与贸易论文毕业论文,国债理论限度与实践分析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新国债发行始于1950年的
新国债发行始于1950年的人民胜利折实公债。1954年至1958年又相继五年发行了国家建设公债。以后由于种种原因,终止了政府举债融资,成为世界上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国家。  80年代开始,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1981年政府恢复了国债融资,以后逐年扩大,特别是从1994年起,国家实行分税制的财政管理体制模式,情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规定财政赤字不能向银行透支,财政收支“缺口”依靠政府融资解决,导致当年国债发行突破1000亿元大关。并在以后逐年增加发行量,至2000年发行达4180.1亿元。90年代以来,我国国债规模如此迅猛扩张,引起了界和业务部门的高度关注,中国国债发行还有多大空间,中国经济能够承受累积的债务负担吗?中国会不会导致债台高筑,引发债务危机?对此,专家学者近年来发表了大量文章,见仁见智。  一、国债限度的制约因素  我国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制约政府举债规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且许多因素之间又相互交叉牵连、错综复杂。例如社会经济水平,市场发育程度,国债利率水平,品种结构、期限结构、发行方式、社会闲置资金拥有量,以及政府财政的偿还能力等等,均无一不到国债发行规模。在众多制约举债因素中,我们认为最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不外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市场发育状况;社会大众拥有闲置资本总量和财政偿还能力四个方面。  一国政府举债规模,从根本上讲,决定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变化的综合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从长期看,政府举债限度的波动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存在着较高的相关性,两者之间成正比走势。因为政府通过举债方式筹集财政资金,实质上是对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在全国范围内的分配和再分配。直观地说,也就是对现有生产物的价值分配,是对价值实体所进行的再一次分割。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越高、规模大,经济效益好,社会产品的产出量和分配量愈多,在流通中实现的社会产品价值越多,可供政府举债分配社会产品的价值量才能越多。只有社会生产力发展了,整个国家经济总量不断增大的前提下,国债规模扩张才有坚实的经济基础。离开经济发展水平国债限度,政府举债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金融市场发育状况,是政府融资规模大小的重要条件。市场经济运行中,金融市场是整个市场机制的核心。发达的金融市场能够为筹资者与投资者提供更多的信用流通工具,便于社会闲置资金跨越时间、空间和地域的界限,突破规模限制,迅速实现长期资金、短期资金、大额资金和零散小额资金的相互转换,满足筹资者与投资者的不同需要。我国政府举债融资演进的进程表明,1988年以前由于国内没有开放国债流通市场,国债的大部分是采取直接发行的。即财政部将每年的发行任务分配给各级财政部门,再由财政部门层层摊派落实到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个人。这种发行方式不符合国债金融商品属性要求,造成发行环节多,工作量大,推销周期长,成本高。尽管这一时期政府举债规模不大,年平均约57亿元左右,但是国债的循环运行还是比较艰巨的。1988年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推动了金融市场发展,国债实行由行政分配任务的做法,开始向承购包销机制转变,并加强国债一级自营商制度建设,国债市场得到了长足发展,发行规模不断扩大。1989~1995年,国债年均发行额达到514亿元。金融市场发育程度,影响国债发行数量的作用显而易见。  国家财政偿还能力与国债发行额度密不可分,是制约政府举债规模的又一个重要因素。政府通过国债筹集的资金,归根到底要由财政统筹安排使用。决定了国债到期还本付息的费用必须由财政资金来偿还。如果政府举债不充分考虑自身的清偿能力,不顾客观的数量限度,单纯着眼于需求量,财政收支缺口有多大,国债就发行多少。举债过头,其结果是,国债发行规模和余额不断扩大,还本付息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就会上升,加大债务链条风险。政府为了偿还债务,不得不增加税收和其他收费、加重社会公众的实际负担,甚至导致当代人的负担向后代人转移。为此,国债发行数量必须从政府需要和财政清偿能力两个方面全面,综合考虑,才能得到比较合理。切合实际的数量限度。  国债规模还受制于社会应债能力,即应债主体的购买愿望和应债能力。中国国债应债主体有:(1)城乡居民;(2)、事业单位;(3)金融机构。这些应债主体拥有的资金总量,制约着国债发行量。衡量社会应债能力的指标,从宏观角度考察,就是国债发行额与GDP的比例关系。从微观角度看则取决于应债主体的收入水平。国债发行额占GDP的比重越小,投资购买者手中实际可支配的闲置资金愈多,国债扩张的空间也就越大,反之便越小。  
上一篇:论国债政策的运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