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开发中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分析
2013-09-06 01:12
导读:国际经济与贸易论文毕业论文,西部开发中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分析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摘要]世界上大多
[摘要]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在一些发达国家,债券融资是地方政府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也是实现政府职能和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如日本,地方公债收入占全部收入的1/3,1986年日本地方公债发行规模达6.6兆日元,占当年地方财政预算的12.5%。在美国,地方政府债券规模也很大,以1996年为例,美国地方债券总额占整个债券总额的 9.29%,通过发债筹集的资金主要用于交通、通讯、住宅、教育、医院和污水处理系统等地方公共设施建设。我国尚未允许地方政府发债,但从当前的经济和财政状况看,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已越来越必要。目前我国中央政府通过发行国债取得部分收入,等发行结束后再转借给地方政府使用,与其这样,倒不如让地方政府以自己的信用在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无疑有利于强化地方政府的债务意识和偿还债务的压力,并从总体上提高政府债务资金的效益。 一、我国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必要性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在一些发达国家,债券融资是地方政府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也是实现政府职能和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如日本,地方公债收入占全部收入的1/3,1986年日本地方公债发行规模达6.6兆日元,占当年地方财政预算的12.5%。在美国,地方政府债券规模也很大,以1996年为例,美国地方债券总额占整个债券总额的 9.29%,通过发债筹集的资金主要用于交通、通讯、住宅、教育、医院和污水处理系统等地方公共设施建设。我国尚未允许地方政府发债,但从当前的经济和财政状况看,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已越来越必要。
(一)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存在着严重的资金供求矛盾。 1.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改善投资环境,必须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资金投入。 首先,应加大对西部地区公路、铁路、机场、电网、通信、水利等设施的投入,为西部发展打通通道,化解区位劣势。其次,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造是西部发展的根本。应吸取美国进行西部大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的教训,大力改善生态环境,建立专项基金,重点用于治理水土流失,保护以绿洲为中心的生态系统,抓紧实施天然森林保护工程,为西部开发打好根基。再次,加大科技教育投入,开发人力资源。不仅要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还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
培训,提高教育投资的转化率,提高劳动力素质,强化西部地区获取外部知识和新创造知识的能力。这些都产生了对资金的巨大需求。
2.西部大开发面临的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 (1)中央的直接投资有限。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资金短缺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由于西部地区生产力总量少,资金比较效益低,低收入人口尤其是贫困人口多,因此资金短缺问题更加突出。同时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央财政的集中能力和支配能力在不断减弱(中央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31.24%减少到1998年的12.44%),因此,虽然中央财政支持西部地区的比重不断提高,但在总量上相对于西部的实际需求还存在很大差距。 (2)银行投资进入困难较大。一是随着国家专业银行转化为商业银行,经营目标转化为利润和效益最大化,银行的风险意识大为增强。由于西部地区的风险承担能力比东中部小,而投融资的风险比东中部大,贷款向东中部倾斜便成为意料之事。二是虽然国家成立政策性银行重要目的之一是负有支持不发达地区和支持重点产业和基础产业发展的责任,但政策性银行毕竟也是银行,也要考虑到风险成本问题,对西部地区的贷款也不得不相当谨慎。三是国家规定无论是商业银行还是政策性银行,对项目贷款必须要求项目有一定比例的资本金支持,由于西部地区自有资金少,就是有了好项目也难以筹集到规定比例的资本金,使很多贷款项目难以落实。(3)西部地区内部资金积累能力弱。从1994年开始,我国实行分税制的财政体制,地方税体系不十分完善,缺乏主体税种。中西部地区政府往往由于地方经济不发达,有税种无税收或征收成本偏高;地方税的立法和管理权限过于集中,省级政府只有制定一些具体的征税办法和补充措施的权限,不能充分发挥税收因地制宜的调节功能和体现地区经济的特殊性。从1998年东、中、西部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数来分析,东部占全国的60.63%,中部比例为24.62%,而西部仅为15.14%,显然是不能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的。 (4)利用外资机制不灵活,渠道少,困难大。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差,使得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硬环境改善相当艰难,外资进入的回报率低;西部地区在人才、信息、经营管理等方面远远不适应吸引外资进入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