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推动电视新闻改革发展(1)(5)
2013-10-02 01:14
导读:(四)新闻性与知识性结合。 在新的世纪,要把电视新闻新闻性与知识性很好地结合起来。传授新知识的功能和新闻信息传播功能并不矛盾。两种功能都
(四)新闻性与知识性结合。
在新的世纪,要把电视新闻新闻性与知识性很好地结合起来。传授新知识的功能和新闻信息传播功能并不矛盾。两种功能都是21世纪电视新闻的主功能。实现后一种功能,是电视新闻的本份。而传授新的知识,这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电视新闻的功能的一种拓展,一种延伸。因此,电视新闻选题必须着眼于大力宣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宣传科学知识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巨大作用,以宣传的思想力量,推进知识经济进程,推进经济快速发展和新一轮改革开放;大力宣传新能源、新材料科学、生产科学、
环境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等新知识;使电视新闻成为快速可视的“大百科全书”。
三、新闻表现创新
电视新闻表现就是以电视新闻作品的形式对新闻事实进行再现。电视新闻表现的创新不仅可以加强新闻内容的表现力,使内容融化在声画艺术之中,拔动观众的心弦,留给观众更深刻、更强烈的视觉效果;而且可以增强新闻内容的接近性,以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满足观众期待与满足的心理,进一步接近观众。
创新电视新闻表现要根据电视的传播特点和规律以及电视新闻的传播目的和内容,努力实现“四式”:
(一)实现新闻采制直播式。
新闻采制直播式是指在新闻事件的现场进行采访制作,直接发射播出的报道方式。电视新闻采制直播式,既生动具体地使新闻报道与新闻事件同步进行,同时反映在荧屏上面,使观众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新闻内容;又让记者(或者新闻报告员)在新闻现场直接与观众见面,大大提高报道的真实感和亲切感。同时,现场直播通过电视新闻双通道传播方式,使观众乐意接受具体的图像报道内容,也乐意接受抽象的口头报道内容,充分发挥了电视新闻的优势,有效地加强了电视新闻第一传媒的作用。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近几年,电视新闻直播涉及的题材领域越来越广,播出的时间越来越多。中央电视台对香港回归、澳门回归、三峡截流等新闻直播,广东电视台对
广州大学生游行抗议北约暴行、广州地铁通车及广东经济发展国际咨询会等新闻直播都获得成功,引人注目。
要广泛推行新闻直播式,一是要使直播不断突破“禁区”,从文化体育、科学技术、经济生活向政治领域拓展,使选题更加贴近社会、贴近百姓、贴近生活。二是要使直播从特殊报道手段向常规报道形式转化,减少参与直播工作的人员的数量和缩短事先准备的周期,并确保直播效果顺畅自然、完美和谐。三是要使直播从简单的实况向综合全方位现场报道转化,把各种联系观众的手段用于直播中,使新闻信息互动传播得到加强。
(二)实现新闻编排组合式。
电视新闻编排组合式就是把同类题材或内容相近、或有内在联系的新闻排列在一起,使之形成一组,在一次节目造成“重点”的编排方式。
在电视新闻传播过程中,信息传播的数量与质量、流量与效果不一定成正比,信息的高密度与大容量所造成的信息饱和有时反而会导致有效信息的损耗。因此,在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过程中,采用“单元式结构”,即常规性报道与新闻简讯相互搭配,独条新闻与组合式报道彼此穿插,综合性消息与地区性或专业性报道相对集中,形成一个个小的“信息单元”,可以使节目在播出上更有节奏和章法。此外,编排时在提倡短新闻、加大信息量的同时,不平均使用力量,对重要新闻适时聚集并做强势处理,适当增加这类新闻的长度和容量,采用现场报道与背景分析有机结合、动态新闻与演播室访谈有机结合、主体新闻与相关报道有机结合等方式,不仅可以使重要新闻的报道立体化,扩充其信息种类和信息含量,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还可以形成社会热点,引导观众集中视线产生社会舆论力量。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中央电视台获第十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新闻编排《1999年9月21日现在播报》就是组合式编排的佳作。这辑20分钟的新闻节目编排了9条当天台湾地震的消息,除地震本身最新的消息外,“新闻背景:台湾近百年发生六次严重地震”“国家地震局专家预测台湾灾区将有频繁余震”、“祖国大陆专家表示愿向台湾提供技术援助”、“中国红十字会负责人谈对台捐助”等内容几乎涵盖了新闻事实的各个方面,时长近10分钟,占整个节目时间一半以上,不仅准确快速、深入反映了台湾地震这一事件,而且引起观众的高度关注。
共8页: 5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