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发展战略的观点谈电视电影(1)(2)
2013-10-04 01:12
导读:这些历史和事实提示我们的是,电影的传播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电影不再仅仅是影院中的电影。我们急需改变传统的电影观念,从新的角度去延伸
这些历史和事实提示我们的是,电影的传播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电影不再仅仅是影院中的电影。我们急需改变传统的电影观念,从新的角度去延伸我们的电影概念,去讨论电影未来的发展。
那么,面向21世纪,电影的概念究竟是什么,电影的发展究竟应建立在什么基点上,有几个现象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第一,当今高新技术迅速发展,尤其是90年代电脑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使电影制作进入了新领域,电影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奇观;而且产生了一系列新兴娱乐媒体,如录象机、激光影碟机、电脑多媒体、互联网络等。更重要的是这些新兴娱乐媒体在高新技术作用下,将打破电影、电视、电脑多媒体、互联网络之间的界限最终走向融合,从而改变了我们的娱乐和视听观念。
第二,由于电视以及各种新兴娱乐媒体的蓬勃发展,电影的传播方式已被大大拓展了,电影院、电视、录像带、影碟、网络等多种播放手段同时并存,观众娱乐观赏电影的方式也多层次化了。观赏可以是影院“黑箱”式的,也可以是家庭开放式的;可以是单向的,也可以是互动的;可以是集体的,也可以是个体的。总之现代观众更希望以灵活多样的方式观赏电影。
第三,20世纪末世界科学技术水平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从而使经济文化格局出现革命性的变化,在资源、产业等方面提出了结构性重组、整合的概念。例如有些经济学专家认为,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时代,网络经济是全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重大、应用最广泛的新经济,如因特网、电子商务将成为
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是世界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中心之一,同时也是世界各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尽管我国与发达国家存在巨大的知识和信息差距,但是根据新增长理论,在最新的、重大的基础性新技术方面,我们与发达国家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最有可能在这一领域实现“跳跃式”发展。也就是说,他们认为网络将带来经济结构性调整、重组,从而刺激我国经济更大的飞跃。这一思路是否也可以成为电影发展的借鉴。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网络的发展不但正在促使新兴产业的形成,同时也促使大众传媒出现新旧媒体重新整合的变化。这一变化的典型事例是2000年1月10日,网络业巨头美国在线公司AOL在纽约宣布收购全球最大的媒体娱乐企业时代华纳公司。这一令人震惊或许还有些令人兴奋的事件所体现出来的意义是重大的,表明了娱乐媒体大整合的发展态势,用一位研究者的话说就是,集网络、报刊、影视娱乐、卡通等诸多业务于一身的“全媒体恐龙”浮出水面。这就是说,用户只要进入AOL,就可以享受所有的信息和娱乐服务。这种“全媒体恐龙”的出现,即娱乐媒体的整合将对传统的影视业产生巨大影响,尤其是对于尚未走出困境的中国电影。电视业已经开始寻找应对的策略和措施。有人已提出明智的选择,电视与网络相互整合,优势互补。
从以上三点我们可以看出,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带来的观众观影方式的多样化和多种娱乐媒体的一体化,就是当今电影面对的一个现实。80年代末,国内影视界曾提出“影视合流”的说法,因种种缘由没有充分使这一综合发展的设想法得到更好的实施和更高的效益。事隔十年,我们要提出的就不仅仅是影视合流,而是电影文化产业与多种新旧娱乐媒体的全面融合。电影必须与电视、电脑多媒体、互联网络互相整合,优势互补,提高垄断地位,加强市场竞争实力。这就再一次警示我们,电影如果再不走综合发展的道路,再不提高综合竞争力,就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失去立足之地。
以上这些就是本文讨论电视电影问题的前提。
二、电视电影的由来和特征
电视电影在世界各国产生的原因和历史过程大同小异。美国人是最早意识到拍摄电视电影的,时间应是60年代。欧洲开始拍摄电视电影是在70、80年代,我国则是在90年代末投入这一项目的。电视电影在各国的发展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
共7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