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电视剧价值现象初探(1)(6)
2013-10-04 01:12
导读:对市民价值的迎合还表现为一种“反智”倾向,以改写知识分子形象的方式宣布对世俗价值观念的认同。在《小姐,你早》中,知识分子戚润物发现丈夫和
对市民价值的迎合还表现为一种“反智”倾向,以改写知识分子形象的方式宣布对世俗价值观念的认同。在《小姐,你早》中,知识分子戚润物发现丈夫和小保姆私通后,开始了与另一个女子(盖丽丽饰)合谋对丈夫进行报复的过程,她利用该女子的妖娆妩媚去诱惑丈夫,然后设计出她对他的抛弃,让他也陷入自己经历过的痛不欲生,而妖娆女子既以按劳取酬的坦然心态得到了戚给予的工程项目,又顺便发泄了自己对男人普遍不满和怨恨的情绪,在这个情感复仇、玉石俱焚的过程中,戚的知识分子身份完全蜕变为一个普通的市侩妇女,作品里不再有有意义的人和事,日常感知和生活流程淹没了理性思考。
对市民价值观和审美趣味的附和还表现在对名著的改编过程中。一些电视剧在改编名著时,将必要的通俗化和大众化实践为浮浅化和庸俗化,彻底解构经典名著的精英文化品格,名著深刻的主题被削弱,甚至干脆被嘲弄和篡改,改编的目的中完全没有普及名著的动机,而纯粹是功利性的目标,比如收视率、广告效益、投资收益等。话剧《雷雨》的精华本在于它以艺术的方式揭露了封建制度和伦理的罪恶,以及必将走向灭亡的命运,它不是一场世俗的聚焦于家庭伦理情爱的戏,而电视剧却恰好相反,刻意强调周萍、繁漪之间的乱伦之情。在话剧中,二人之间的关系是通过鲁贵之口转达出来的,电视剧中却将这种病态的关系添油加醋地直接表现出来,将其情节化、动作化、视觉化,悲剧和批判涵义荡然无存,《雷雨》变成了一段世俗的艳情故事。电视剧《雷雨》为了迎合世俗的审美习惯,改变了故事结构,炮制了一个大团圆的结局,四凤由触电身亡变为堕胎后随母亲去了济南;周冲也由粗电身亡变为参加新四军;周萍则由开枪自杀变为活着并且成了爱护工人的新兴资本家,曹禺想要通过无辜的四凤和周冲的死来表达的那种“天地间的残忍”,被大团圆的结局彻底遮蔽,而繁漪由不死变为开枪自杀、周朴元中风瘫痪不过是要迎合“恶人有恶报”的世俗逻辑。
电视剧的问题有时候是远离生活、胡编乱造,有时候又表现为艺术和生活之间界限的模糊、暧昧,在对“真实”的迷信中,在消费主义和游戏精神的同盟中,艺术以表象化、欲望化、平淡化、游戏化制造桌价值的遮蔽和迷失,助长着消费主义和个人主义共生的社会意识形态,没有社会理想、没有变革诉求,没有改造世界的责任和勇气。应该说,电视剧的功能和价值是多元的,有政治的、审美的、娱乐的、宣泄的、心理补偿的等等方面的作用,但最重要的是去提升人的精神素养和精神境界,促进人的理想完善和道德完善,净化的灵魂,而要实践电视剧的这些使命,关键之一就是要坚持在创作中注入鲜明、正确的价值主张。
共6页: 6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