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电视剧批评模式的断想(1)(5)
2013-10-07 01:24
导读:西蒙波伏娃说:“男人就不存在公共和私人生活的割裂问题……,而女人自主的胜利却与她女人气质相抵触。”的确这样,做人和做女性形成了悖论,因此
西蒙•波伏娃说:“男人就不存在公共和私人生活的割裂问题……,而女人自主的胜利却与她女人气质相抵触。”的确这样,做人和做女性形成了悖论,因此确立“女性意识”步履蹒跚。有些电视剧,名为发扬女性形象,实际依旧把女性作为男权的附庸:一是把女性意识定位于事业有成而人格萎缩,电视剧如《武则天》实际上是从男性中心视角,把武则天描绘成依靠媚术获取权利的女性形象;二是把女性定位于华而不实的白领丽人,编导对于女性意识望文生义或者根本不了解。从而导致了荧屏上出现了一批公式化、概念化的白领丽人。她们千篇一律,具有公关、经营、管理、谈判等全方位才能,而且自身条件优越、人格高尚,才貌出众。这些剧片其实误解了“女性意识”的真正涵义。
五 电视剧的意识形态批评
意识形态批评滥觞于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主要探讨文化工业如何提供大众特定的社会立场。意识形态批评的基本假设是:文学、电影、电视等文化产品,是由一特定群体借助历史素材为其本身的群体利益所制作。意识形态批评的根本目的在于,把文化本质视为社会表达思想的形式,加以仔细观察。因为文化产品塑造的价值、信仰及观念早已深植人心,所以意识形态具有很强控制力。从意识形态的批判的角度,我们可以发现电视剧的本文意义与观众心理和谐与矛盾,以及意识形态对观众次文化的后设功能。我们把意识形态分为两种,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主流意识形态代表的是一部分掌握了社会
政治经济权利的阶层的意志,他们常常利用自己掌握的权利控制着文化机构,并通过这些机构向非主流人群传达他们的思想和文化,而非主流意识形态代表的是远离权利阶层的更广泛的大众群体的意向。从本质上讲,电视剧是一种非主流意识的大众文化形态,电视剧从一产生开始就负担了大众娱乐的功能。如何解决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应当是电视剧意识形态批评的重心。
共5页: 5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