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间道》悲剧意义的思考(1)(2)
2013-10-25 01:06
导读:刘建明是那样渴望以现有好人的身份生活,以至于最后不得不用龌龊的手段来实现。可是暗杀黑帮老大韩琛的成功,并没有使他从精神分裂式的双重身份中
刘建明是那样渴望以现有好人的身份生活,以至于最后不得不用龌龊的手段来实现。可是暗杀黑帮老大韩琛的成功,并没有使他从精神分裂式的双重身份中解脱出来,现实仍然以施虐般的冷漠和残酷,把他最害怕的的噩梦推向前台。他费尽心机策划的周密计划,竟然因为一个小小的疏忽而全盘崩塌,被陈永仁通过档案袋上的一个“标”字识破。
尽管如此,直至陈永仁用枪顶着他的脑袋时,他依然心存幻想,因为之前他不过是韩琛的傀儡,他所做的恶行都是被迫的,他是那样身不由己。如今那个诅咒他灵魂的污染源已经被去除,他再无须同时也不愿为黑帮做任何事了。但是此刻陈永仁又怎能直视、洞悉他刘建明的灵魂,陈永仁无法忘怀的是他作为黑帮分子的身份和他所犯下的罪行,身为警察,陈永仁绝不能让持有黑帮分子身份的刘建明逍遥法外。
忽然间,让观众同时更让主人公刘建明摧心蚀骨的一刻,在大家都毫无准备中到来了,在一瞬间里,另一个“警察”现身并击毙了陈永仁。原来被韩琛指派加入香港警察的黑帮分子并不止他刘建明一个。这个黑帮分子以为自己帮了刘建明一个大忙,可实际上这一枪击碎的是刘建明残存的所有希望,这一行为等于残酷地宣布:黑帮分子永远不可能拥有警察的灵魂。我是这样,你刘建明也是这样只要刘建明过去是黑帮分子,那么他将来也永远是黑帮分子,绝对摆脱不了黑帮分子的身份。
一刹那,刘建明的灵魂就在他自己面前被活活掏空,他作为警察的灵魂被毁灭了,他作为黑帮分子的存在已经变得无意义,他知道自己已在劫难逃,在极端绝望中他终于丧失理智,开枪打死了同伙.。
就本片而言,在秩序上陈永仁是警察,是好人,刘建明是黑帮分子,是坏人。但在其深层蕴藉里,两人却都有着殊途同归的痛楚与无奈——整部影片的叙述过程,就是两个主人公在自己的“灵魂”与“身份”之间挣扎逃遁的历程,然而最终谁都无法实现弥合两者之间的巨大裂隙的夙愿。冥冥中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横亘在他们面前,他们都竭力想得到真正的警察身份,可是到头来都凄然落空。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在现实中我们只能“两害相权择其轻”,在现实社会还没发展到能直观解读人的内心世界之前,身份仍然是被现实秩序所承认的最权威的确证符码,许多惨痛与无奈依旧要持续下去。所以虽然这部影片只是这种关于“灵魂”与“身份”之间冲突的极端化的展现,但却能引发我们的深深思索。在我们震惊之余,深沉地提醒我们,就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多少被日常表象所遮蔽、为我们所忽视的现实悲哀、尴尬和无奈。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