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论东北二人转的地域文化特征

2014-05-31 01:12
导读:艺术学论文论文,浅论东北二人转的地域文化特征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关键词 :二人转  东北地区  特征

  关键词 :二人转  东北地区  特征

  论文摘要:人们对二人转各执己见、褒贬不一,但二人转仍然以不可阻挡之势走红于当代民间,甚至走上了以主流意识为导向的大舞台,这无疑证明 了二人 转这种艺术形式顽 强的生命 力。我们必须用一种客观的态度来对待它、认识它,还要进一步发掘整理,进而使之发扬光大,令其在我们的文化建设中大放异彩。

  二人转是东北地区广泛流行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它从最初形成至今已有近三百年的。传统二人转历史上没有固定的名字 ,俗称双调、蹦蹦儿、对 口唱、双玩意儿、小秧歌等等二人转的最初定名大约在伪满时期,即2O世纪3O年代,但它一直生存于东北民间,并且常常被禁演,许多艺人都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传承并发展这门艺术的。到了2O世纪 5O年代,二人转这个名字首次在新中国的文艺界得到承认,它终于获得了正式的身份和合法生存的空间。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地域广阔,众多,在辽阔广大的土地上,由于的差异,居住人群的不同,自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地区的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生存质量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模式和思维模式。应该说是东北地域文化造就了东北人的文化性格和情趣,进而影响了二人转这一东北民间艺术的风格特征。

  首先,从二人转的表演形式来看。二人转一树多枝,它的表演形式有三种 ,最常见的是二人对唱对舞,俗称“双玩意儿”;一种是只有一个人边唱边舞的独角戏 ,俗称“单出头”;另一种是由多个演员扮 角色同台演 出,俗称 “拉场戏 ”。二人转的演出方式主要是走村串户,据记载,直到2O世纪初,二人转的演出还是 :“村店之间。时有二三人在屋内、窝棚等地演唱杂剧”,并逐渐发展成小戏班 ,走村串店 ,在窝棚、地窨子、“子孙窑”(农户家 )、打渔人的“网房子”、挖参人的“棒槌营子”、大车店等地演出,后来才发展成为唱“屯场”、唱庙会 、唱江边码头的茶馆、唱伐木的“木邦”,唱金矿、煤矿等。这与东北地区的生存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东北地区历史上是少数民族游牧地区,几千年的时间里,这里虽有很多少数民族繁衍生息却依然是未开发的蛮荒僻野。虽然历史上这里不时有少数汉族人流入,有人定居,但是相对于辽阔的大平原而言,仍然是寥寥无几。所以这里四野茫茫,地广人稀 ,广袤的大平原上,不知相隔多远,才能稀疏地见到几户人家,居民相对集中的村镇非常少,因此很难有固定的戏园子很难有可供大戏班演出的舞台,居民更少有请得起大戏班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实力。在这样的生存条件下,地方艺术只有以小而灵活的特点,才能生存下来。二人转演员人数少,演出形式简单,道具较少,有小型乐队伴奏即可各处行走方便 ,所以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当然,“单出头”的形式在人数少这一点上似乎更占优势 ,但表现力远不如“双玩意儿”,因此二人转便成了最为流行的艺术形式。

  二人转的艺术特点是集说、唱、舞于一体以唱为主,且唱且舞 ,中间加上一些口语说词 表演时拿手绢、扇子、竹板等道具,表演过程中 不时加一些类似于杂技的“绝活”,一些艺术表 演的基本要素几乎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影子,形 成一种“麻雀虽小,五脏具全”的特点 ,体现的一 种“自给自足”式的文化意识,这是东北地区封 闭式文化特征的一种折射。

  东北地区虽然广阔,但周边环境却是封闭 型的,从自然地理风貌上看,北部为大兴安岭西部为蒙古戈壁,东部为茫茫的太平洋,与中原地区唯一的通道是山海关,然而历史上一旦出现政局动荡,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大门随时都会关闭,使得这里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文化圈。

[1]   

上一篇:浅谈漆画之美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