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诗的艺术美研究(1)(2)
2015-05-21 01:11
导读:金波的儿童诗《天绿》,展开了作者对无边春色的描绘:“远方有山/山,穿上了绿衣/山中有树/树,滴着绿/小树的嫩枝里/流着绿色的小溪;/那一池水波
金波的儿童诗《天绿》,展开了作者对无边春色的描绘:“远方有山/山,穿上了绿衣/山中有树/树,滴着绿/小树的嫩枝里/流着绿色的小溪;/那一池水波/染绿了鸭的羽翼/草叶上闪着露水/像翡翠一样绿/清晨的鸟儿唱着/唱的是绿色的歌曲。”
诗人把对于春光向往的感情,投入到对绿的描写之中。因为诗人对春光无限的眷恋,所以对“绿”的描写美丽动人。在诗人看来,那令人赏心悦目的春色,始终隐藏在无边的绿色世界里。
感情与形象的结合构成了诗的意境。儿童诗是应该刻意创造意境的,并且应该以营造童稚而优美的意境为目标的。人们常说“情景交融”,只有把儿童真实的感受通过形象含蓄地表现出来,而不是抽象地呼喊,这样的儿童诗才会感动儿童。
二、儿童诗的音乐美
诗和音乐这一对孪生姐妹,她们以特有的声情韵律感染着万千读者,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原始诗歌是原始人类在劳动过程中,为协调劳动节奏和激发劳动热情的歌唱。因此,它合乎乐曲的韵律、节奏,讲究韵脚的合辙、平仄的搭配,以及字数、句数的整齐。因此,凡是诗歌,即便不唱,诵读起来也朗朗上口,铿锵有声,自然而然产生乐感,让人感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当代诗人郭小川说:“诗是最有音乐性的艺术。”可见,音乐美是诗美的一个重要因素。儿童诗的音乐性主要就表现在押韵和节奏上。通过韵脚的变化、句式的错落有致,既兼顾了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同时又可以使诗歌具有较强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形成全诗回环整齐的美感。年龄越小的儿童,阅读儿童诗的韵脚则应越整齐。
王宜振的儿童诗《小贝壳》:“海边小贝壳/请你告诉我——/‘你的年纪不算大/为啥皱纹多又多’/贝壳笑呵呵/悄悄对我说——/‘那是条条录音带/录下大海一支歌。’”
中国大学排名
这首小诗像不像大海录下的一支歌?五言与七言长短交错,坡梭辙、eo韵,犹如乐曲中反复出现的一个主音,将整首乐曲贯穿起来。那童心与贝壳的对话,那童稚与大海的交融,不就是一首充满了海之韵的歌吗!
韩枫的儿童诗《轻轻》:“轻轻的云朵/轻轻的风/轻轻的柳条/轻轻地动/轻轻的小船/轻轻地划/轻轻的桨声响不停/我轻轻地唱支划船歌/“轻轻是我/我是轻轻。”
这首甜美的小诗中描写的一切都是轻轻的:云朵、风、柳条、小船等景象都是轻轻的,划船是轻轻的,桨声是轻轻的,连同我唱的划船歌也是轻轻的。小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轻快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叠声词“轻轻”的反复运用,形成了小诗独具一格的音乐美,给人以轻柔如梦的美感,把孩子们引入了美妙绝伦的意境之中。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韦 宏
咏叹调《静卧在芙蓉帐里》的角色塑造
浅谈格什温与《F大调钢琴协奏曲》的钢琴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