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宗炳《画山水序》对中国传统山水画创作的启示

2015-06-01 01:11
导读:艺术学论文论文,宗炳《画山水序》对中国传统山水画创作的启示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 内容摘要:《画山水序》不仅是我国最早的山水画论,而且还从
内容摘要:《画山水序》不仅是我国最早的山水画论,而且还从“媚道”“妙写”“畅神”的角度,对山水画的艺术构思和形象表现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提出了不少成熟而又深刻的见解,对后世的山水画创作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主要从创作观念、表现手法两方面入手,论述宗炳《画山水序》对中国山水画创作实践产生的影响。
  关 键 词:宗炳 《画山水序》 中国山水画创作
  
  宗炳的《画山水序》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历代理论家甚至赞誉其超越了当时的山水画创作实践。但理论家们多站在形而上学的高度,从审美的角度来研究宗炳的《画山水序》,对宗炳提出的“媚道”“妙写”“畅神”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但对从事创作实践的艺术家而言,更关心的是如何让理论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发挥作用的问题,或者说是理论对创作实践产生的实际影响问题。而大多数研究宗炳《画山水序》的理论家们并没有给出以上问题的答案。笔者结合多年山水画创作的实践,从创作实践的角度,尝试从创作观念、表现手法两方面入手,论述宗炳《画山水序》对中国山水画创作实践的启示。
  
  一、以“媚道”为境界的创作观念
  
  创作观念是人们对创作的认识、理解。山水画创作观念是山水画家对山水画创作的认识和理解,包括对创作目的和创作方法的认识、理解。“《画山水序》对后世最大的影响乃是道家思想的浸入。后世论画者,几乎都以道家精神为艺术的精神。”①道家思想的介入,不但为欣赏山水画、评论山水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也给艺术家的创作实践在观念的层面规划出了范围。可以说,《画山水序》将艺术家的创作实践提到了“道”的境界,深刻影响着艺术家们的创作观念。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在《画山水序》中,宗炳首先从“媚道”的高度,论述了山水、山水画与“道”之间的关系,把“道”与山水画联系起来,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从显现“道”的精神层面,揭示了山水画的本质,即“以形媚道而仁者乐”。宗炳认为:“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②“道”与“圣人”“贤者”“仁者”“物”“象”的关系在于:“道”为圣人所“含”所“法”,为山水所“媚”,并以其物化的“象”为贤者所“味”、仁者所“乐”。也就是说,“道”独立于圣人、贤者、仁者和物象,“道”由圣人把握,并在物象上得到反映。贤者或仁者只能通过澄净胸怀、品味物象来感悟“道”。山水作为一种物象,以其丰富的形象来“媚道”,即显现出“道”,使贤者和仁者透过山水之形来认识它显现出来的“道”,并由此得到“味象”的愉悦。
  宗炳结合自己毕生的体验感叹道:“余眷恋庐、衡,契阔荆、巫,不知老之将至。愧不能凝气怡身,伤跕石门之流,于是画象布色,构兹云岭……以形写形,以色貌色也。”③通过用“以形写形,以色貌色”来“媚道”山水画,去感悟玄妙的道理,并在“披图幽对,坐究四荒”的味象过程中,得到“畅神”的乐趣。宗炳把山水的“媚道”思想引进到绘画中来,把“媚道”的对象从大自然的山水转换为对自然的摹写,把山水的“媚道”转换为山水画的“媚道”。
  宗炳《画山水序》将艺术家的创作实践提到了“道”的境界,深刻影响着艺术家们的创作观念,后世山水画家无不以此为创作及品评山水画的标准。唐符载称张璪的画“非画也,真道也”。《宣和画谱》吴道玄(子)条下,称吴道子、顾恺之、张僧繇“皆以技进乎道”。李思训条下亦称其“技进乎道”。又说:“志于道……画亦艺也,进乎妙,则不知艺之为道,道之为艺。”宋韩拙《山水纯全集》:“凡画者,笔也……默契造化,与道同机”等。由此可以看出,《画山水序》使艺术家对于绘画创作的认识,摆脱了汉魏以前的功利教化观念,进入了“体道”的境界。而在南宋时期,背离山水画家的作品就遭到了质疑。明代董其昌的“南北宗论”,崇南贬北,原因在于以马远、夏圭为代表的北宗,其线条刚劲、皴法坚硬,而道家则主张“以柔克刚”。《老子》云:“柔之胜刚,守弱曰强。”意思是北宗山水笔墨太硬,与老、庄思想背离。可见,对“道”的体悟已经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了,同时也可看出,《画山水序》的美学思想对后世山水画创作产生过何等深远的影响。
上一篇:初中生心智发展状态下的美术创造力引发策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