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学生的智力因素是与生俱来的,而非智力因素是可以后天培养的。舞蹈专业教学的特殊性,更加体现了非智力因素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舞蹈教学 非智力因素 兴趣 情感 毅力
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即动机、兴趣、情感、毅力、方法、习惯等。这些因素往往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舞蹈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它包括:对舞蹈艺术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动机,把学习与祖国紧密联系起来;树立远大而又实际的理想;唤起战胜苦痛的毅力;树起坚强的意志与信念;养成勤奋、刻苦的品德等等。那么在高校舞蹈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从而提高舞蹈教学的质量呢?
一、 充分运用舞蹈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其核心问题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的主观原因。良好的兴趣是学习活动的自觉动力。学生一旦对某门学科产生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思维、记忆、注意力等各种学习因素就能充分调动起来,形成一种最佳的状态,而在这种最佳状态的心理状态下学习,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而,在舞蹈教学实践中,我们有意识地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较高质量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高校舞蹈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舞蹈技能课教学与舞蹈理论课教学,两者的学习特点截然不同但又有着紧密的联系。
我们先谈谈舞蹈技能课的教学吧,我国高校舞蹈本科教育起步较晚,全国的高校舞蹈专业教学基本都是向北京舞蹈学院看齐,或者照搬中专舞蹈学校或艺校的教学模式。作为高校舞蹈专业教师,本人认为应该开辟一条适合我们综合高校舞蹈专业本科学生的学习道路。以基本功教学为例吧!大学生的年龄一般是在18至24岁之间,这个年龄段属于青年中期,身体发育基本成熟,在软、开度的训练上提高不会太大。如果我们一味的以中专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而且进步不大,以致挫伤他们的自信心从而降低对学习的兴趣。下面我总结了几种提高舞蹈学习兴趣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