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论我眼中的记录片

2015-12-07 01:03
导读:艺术学论文论文,浅论我眼中的记录片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要:纪录片以自己特殊的视角和方法观察、描述、记录这个

摘要:纪录片以自己特殊的视角和方法观察、描述、记录这个世界。纪录片工作者,以各自不同的策略,在执着地追求着纪录片的真实。然而,纪录片一个至今没有统一定义。我们怎样看待纪录片的一些旧的观念,怎样认真清楚它的本质。文章着重谈了作者对纪录片本质的理解,并且对现阶段中国的纪录片发展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纪录; 真实; 视角; 思想性

    
   纪录片被誉为人类的"生存之镜"。在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上,纪录片动态影像和声色并茂的优势是文字、绘画和照相术等传统手段所难以比拟的。正因为如此,"真实"成为纪录片经典定义中不可或缺的词汇。但纪录片真的像镜子一样"真实"的反映了现实吗?不尽然。纪录片摄像时的开机时间、镜别和角度的选择,后期制作时的剪辑加工等工作,无不渗透了制作者个人的创作理念和表达欲念,所以,纪录片只是"创造性地处理现实"(格里尔逊语),只是"抓住现实地片断,将其有意义地结合起来"(维尔托夫语)。有人说,它不是复制现实的一面镜子,而是面向现实的一条渐近线。我觉得,用"纪录"界定更好。
   我认为, 纪录片的生命是"纪录"。文章从纪录片的错误看法切入。着重论证纪录片的"纪录"本质。首先来看看纪录片的定义:
  
  一、关于纪录片的定义
  
   1. "纪录片"概念的提出
   1916年,《北方的纳努克》被国际影视界公认为第一部完整意义的纪录片。1926年1月,约翰·格里尔逊在一篇发表于纽约《太阳报》上的评论罗伯特·弗拉哈迪的影片《摩阿拿》的文章里使用了"documentary"一词。后来,他对这个词的含义作了更为明确的界定:纪录电影是指"对现实进行创造性处理"的影片。
  
   2. 关于这个定义的讨论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在近年来的电影理论研究领域,美国电影理论家比尔·尼克尔斯提出了"所有电影都是纪录片"的著名论断。如果这是一个完美的论断,我们也可以反过来说"所有电影都是故事片"。不论从前和以后的电影理论家怎样定义纪录片,可以肯定的是:纪录片是与故事片相对的概念,没有纪录片就没有故事片,反之亦然;记录是一种手段,可以纪实也可以纪虚;虚构是另一种手段,但是虚构不等于虚假。
  
  二、作者对"纪录"的看法
  
   它天生就是以一个记录者的姿态出现。从卢米埃尔兄弟说起,1895年12月28日,法国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在潮湿和昏暗中,卢米埃尔兄弟放映了几部影像短片:《工厂的大门》、《拆墙》、《婴儿喝汤》、《火车到站》。人们看到女工们穿着衣裙,软边帽上插着羽毛,三五成群,边说边笑地步入厂区的入口;火车站的月台上,男女老幼正在等候火车的到来,列车从远处驰向月台……这可以说是初期的"纪录"片······或者说,电影的不成熟阶段是纪录片的表现时代。
   1. 纪录不是实录,而是尽量接近事实的纪录。实录是对自然的复制,绝对的并有些粗糙的原生态。没有包含创作者太多的思想。记者把自己当成会走动的摄影机,事实上这就是纪录片的特色:用人的眼睛"客观"地纪录着。
   2. 纪录片中所展示的是个人的观点,不存在权威性,不存在特权,不代表真理。或者说,他是站在体现人文价值、以实现人文关怀为特征的文化体系中。而不是站在国家意识所带来的观察视野上的。虽然有些间或也带上了国家的色彩。
   3. 在纪录过程中不要陷入一个误区--猎奇。为了使自己脱颖而出,纪录片往往采用边缘题材、通俗题材。当今纪录片通俗化成了趋势,多是为了吸引多数观众的目光,让他们觉得纪录片好看、有意思。整个纪录呈现出来的就仅仅是没多少内涵的故事本身。应该力求一个力求以自然状态呈现而有意味的故事。即主题选择上要健康向上。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三、纪录片的深度是怎样体现的
  
   纪录片不仅仅是记录。《中国电视》1993年第2期至第5期,连续登载了刘效礼、冷冶夫的《纪实论》,共有4章,分别提出了4个命题。电视片成功的背后:是真实;在真实的背后:是纪实;在纪实的背后:是人;在人的背后:是观念。所以,纪录的背后是观念。
上一篇:浅探大众传播与当代音乐艺术传播的新特点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