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探析声乐作品二度创作的三个要素

2016-01-03 01:03
导读:艺术学论文论文,探析声乐作品二度创作的三个要素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 摘要 :要对一首声乐作品进行好的二度创作,离不开好的歌唱

摘要 :要对一首声乐作品进行好的二度创作,离不开好的歌唱技巧、广博的知识和修养以及生活情感转化为艺术情感的能力,只有将这三方面很好地结合起来,一首作品才能得到生动的表现。


关键词 :声乐作品 歌唱技巧 生活情感 艺术情感 二度创作
  
  现今,声乐已经成为人们喜爱的一个学科,人们或专门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它,不管用哪一种唱法,试图使自己唱出美妙的歌声来。怎样才能唱出美妙的歌声?根据笔者的认知范围,先从Bel canto谈起,在意大利文中称美声学派为Bel canto。我国上世纪初引进这种唱法时称为“西洋唱法”,或把Bel canto翻译为“美声唱法”,并把学习这种唱法的人统称为“美声学派”。其实Bel canto这个词意大利语的真正含义是“美好的歌唱”。仔细分析对比一下,“美声唱法”与“美好的歌唱”之间,在含义上是不太一致的,前者仅仅是一个方法论而已,后者除方法论以外还有更多的内容。Bel canto如同我们国家的京剧或一些地方戏一样,是一个体系,它是一个包括发声技巧和文化背景、情感等诸多因素的一个体系。我们国家的民歌或戏剧讲究声情并茂,韵味十足。美声也一样讲究,因此不论哪一种唱法,都要讲一个原则,那就是“唱什么,像什么”。抛开方法论,声乐作品需要在二度创作后,才能生辉。
  当拿到一首作品,审视完乐谱和歌词后,人们会立即想到唱什么,或怎么唱,这便是二度创作的开始。开始对这首作品去培养艺术的情感以便使其在舞台上艺术地再现。但艺术的情感来源于生活情感的积累。情感本身就是心理主要品质,它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内部感受和心理的反应。演唱活动是歌唱者将情感呈现并供观众感受欣赏的艺术,是由作品所要求的情感转化为听得见看得见的艺术形式。这一过程是歌唱者运用声音把情感转变成人们知觉的艺术,而不是抽象的艺术,声乐艺术就是作品中的情感世界在空间、时间和声音色彩中的具体体现。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歌唱是情感的产物,艺术是注重形式,二者的对象完全不同。歌唱像说话一样,原本是实际生活的产物。”这样对“唱什么,像什么”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要从生活中和文化中汲取所需,要丰富自己的生活情感,使歌唱者对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艺术情感的再现有一个很好的铺垫。怎样才能对一首声乐作品更好地进行二度创作呢?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一、歌唱技巧的磨炼
  
  作为歌唱者来讲,掌握一套很好、很科学的发声方法,就意味着他的歌唱有了很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保障。歌唱的第一步就是要掌握一项技术,这种技术从自然状态到发展成熟,有一个成长过程,一旦形成了习惯性的状态,不论是好是坏,要想改变就比较困难。因此,一个人在学习歌唱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掌握好的方法、科学的方法,要避免道听途说误入歧途。19世纪,法国著名生理学家贝尔纳(C.Bevnand)曾经这样说:“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的发挥。因此,科学中难能可贵的创造性才华,由于方法拙劣可能被削弱,甚至被扼杀,而良好的方法会增长、促进这种才华……”这些话虽然是对自然科学工作者说的,但它的原理用在声乐技巧的学习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要获得好方法,就看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有人向意大利女高音苔芭尔迪请教歌唱的秘诀时,她的回答就是:“找到一位好老师”。这句话具有太深的内涵,但它绝对含有好老师能给你一个好的歌唱方法的内容。由此笔者联想到曾经观摩或旁听过一些院校老师的声乐课,一味地讲求音乐、乐感,说我们培养的是歌唱家而不是歌唱的工匠。这些话从整体的要求是非常对的,但对于声区不统一和对声音的一些基本概念都没有搞清楚的低年级学生来说,重点强调这些就没有必要了。有的学生高音唱不上去,力不从心,从低到高音色不统一,歌曲完整性差,根本就没有美歌可言,谈何音乐呢?另一个就是学生的问题,急于求成,不认真配合老师的教学,频繁更换老师,使其歌唱技巧没有一个稳定统一的基础,不利于以后的学习。所以科学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与好的歌唱方法同样重要,两者都是获得好的歌唱技巧的前提条件。试想一下,一个歌唱者有坚实无比的物质基础——技巧,自然统一的声音,至少有两个半到三个八度的音域,元音纯正,吐字清晰,气息饱满而稳定,强弱自如,句法连贯流畅,声音灵活自如,有了这样的技巧,何愁作品表现不好?技巧与音乐能并驾齐驱最好,若二者不能兼顾,则首先考虑的是歌唱的技巧,其次才是音乐。
上一篇:探析中国通俗音乐商品化的两面性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