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艺术教育对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2016-06-15 01:01
导读:艺术学论文论文,探析艺术教育对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要 :现代社会背景下的艺术教育使得人们对教育更广泛价值的
摘要 :现代社会背景下的艺术教育使得人们对教育更广泛价值的理解一步步深入,强化素质教育的呼声使人们对艺术教育的价值有了远比以往更为全面和更具深度的认知。新世纪的艺术教育价值越来越被认可,那么,适应新形势的艺术教育的体系就需要重新研究予以完善。
关键词 :
艺术设计 艺术教育 艺术学院
很多人会将艺术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起建立我国工艺
美术教育的阶段;第二阶段起始于“文革”后整顿开拓的80年代,在我国率先开设的各设计专业引入了“包豪斯”的教学理念,形成了一个从工艺美术教育向现代艺术设计教育跨越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正是现在。笔者认为,进入21世纪以后,众多艺术院校的设立、综合性大学的合并、学校的扩招等,使得艺术教育更深入大众。
我们到大学学习艺术,似乎有这样几个重要的理由:真诚的热爱或喜欢艺术,有生命冲动要从事艺术的学习和工作;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某种职业技能和生活必需的手段;想获得更广泛的知识和本领;也有为获得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被迫选择学习艺术的等等。想要充分而准确地了解并归纳众多学习者的动机都将是困难的,在艺术这一领域尤其如此,特别是近年来我国高校艺术学生成倍增长,学生学习动机更为多样。而且关于到底什么算是艺术?为什么要学习艺术?学习艺术的前景又如何等问题,艺术学习者并没有找到站得住脚的答案,艺术教育者似乎也不曾指出过更加明确的方向。作为一心务实、严谨治学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还是尽可能地追求以德服人,以理育人。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一、艺术的存在
1.艺术无处不在
艺术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衣食住行、举手投足皆有艺术。艺术的宽阔领域如同人的视域所及所致,人对世界的理解也主要依赖于自己的视觉。人类需要艺术是由于人的视觉需要看,要看好看的,这种欲望是任何力量也无法抑制和抵挡的。在人类行为这个特定领域里花费时间、精力和金钱我们在所不惜。人类生活需要艺术,无论是阳春白雪的纯艺术或以实用为目的的工艺美术甚或民间艺术。试想想,如果没有艺术,世界将是什么样子?我们的生活将是什么样子?反过来想,我们就更能理解艺术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2.艺术的最高价值
艺术有审美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这样的老生常谈已难以表述发展中的艺术在视觉文化时代中的深刻性和独特性。事实上,艺术的作用远不止这些,比如
音乐能填补人类的心灵,
舞蹈可以改变我们的形体。“艺术的最高价值在于它为每个人的经历和认识世界所作的独特贡献”,于是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视觉艺术涉及了人类意识中其他任何学科都无从涉及的一个方面。”艺术作品是人类不需要翻译的文化载体,它流通于古今中外,艺术的作用不仅在于把难以言传的感受形象化,它还是调动我们感性、发掘潜能和会神的手段,能帮助我们发现视觉世界的含义和事物的生动以及细节的微妙,发展人的敏锐的感知能力,扩展我们的意识体,留下我们生命力的痕迹并实现自我,使人的本性和事物的本质得以显现,让人能更深刻地洞察自己和世界。如同鲁道夫·阿恩海姆所说的:“艺术的一个主要作用就是帮助人的思维应付世界的复杂形象,从中发现自我。”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艺术的独特作用和价值还在于它是人们了解世界的两种主要方式之一。两种方式:一种是以科学、逻辑以及其他借助文字的方法为特征的推理方式,即理性认识世界的方式,这种方式提供的知识是系统的、线性的、有序的、理性的;而艺术提供了另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它是空间并列的、同时出现的、网状的、感性的。理性文化与感性文化如同迈动的两条腿,驮着人类文明进步。
3.艺术设计的潜能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科学与艺术是很不相干的,我们不去追究二者孰先孰后,或是否同根同源,至少我们分类了他们。原因很简单,科学追求的是严,艺术追求的是美,一个是理性的演绎,另一个是灵感的发挥,二者南辕北辙,似乎没有共通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