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湖南“目连戏”演出本辩证(2)

2016-10-29 01:00
导读:因此,“目连戏”的含义是以演《目连传》为主,掺和着演其他连台本戏的一种演出 习俗,不等于《目连传》。如果辰河戏把《梁传》与《目连传》缀在

因此,“目连戏”的含义是以演《目连传》为主,掺和着演其他连台本戏的一种演出 习俗,不等于《目连传》。如果辰河戏把《梁传》与《目连传》缀在一起称“目连全传 ”还说得过去,若把《封神》、《南游》、《西游》、《岳传》……通通辑在一起称之 为《目连全传》,就是把演出习俗作为剧名,完全弄错了。
二、版本
湖南省艺术研究所曾经铅印作资料内部发行《湖南戏曲传统剧本》61集,其中收入《 目连传》和有关连台大本戏如下:
1.第34、35集1982年印,祁剧《目连传》,由我校勘。
2.第56集1984年印,辰河戏《前目连》、《梁传》,湘剧《目连传》,祁剧《目连 外传》,由我校勘。
3.第57集1983年印。祁剧《目连传》录相本,王前禧校勘。
4.第60集1986年印。辰河戏“花目连”,包括《火烧葫芦口》、《蜜蜂头》、《耿 氏上吊》、《庞员外埋金》,李怀荪、刘回春校勘。《攀丹桂》(即《侯七杀母》),王 前禧校勘。
5.第6集1980年印。湘剧《岳飞传》,蒋经成校勘。
6.第23集1982年印,衡阳湘剧《西游记》,刘回春校勘。
7.第24集1982年印。衡阳湘剧《南游记》,由我校勘。
8.第29、30集1982年印。湘剧《封神传》,文剑梅、范舟、刘回春校勘。
9.第44集1983年印。祁剧《混元盒》,由我校勘。
10.第37集收有湘剧《王婆骂鸡》、《老汉驮妻》。第40集,收有湘剧《志公叹世》 。第60集,收辰河戏《过孤xī@①埂》等单折。
除此之外,尚有怀化地区1989年曾油印过《梁传》、《香山》、《目连》、“花目连 ”演出本。中国艺术研究院藏有两种不同的湘剧手抄本残本。其中之一《大目犍连》1 —78出,由戴云女士编选,辑入台湾出版的《目连戏曲珍本辑选》中。
从以上各本看,除台湾的目连戏曲珍本辑选为2000年出版外,省内各种铅印、油印本 均为1980—1989年这10年中搜集、整理、校勘、印发的。提供这些剧本的前辈艺人如刘 道生、谭松月、石玉松、周华福、周昆玉……等均于上个世纪西归道山。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为什么在这里不厌其烦地列举这些版本、提供者、校勘者和印出时间?因为这些剧本, 无论铅印、油印,均已大量流传,不仅国内,香港、台湾、日本、美国均有收藏。恐有 好事者以此为本,重新“发掘”,眩世骇俗,未免愧对前人。趁我一息尚存,立此存照 。
三、源流
这是一个难以说清的问题,也许要留待后来者解答。但我愿就自己所知谈点对湖南《 目连传》的看法。
湖南的《目连传》,历来有两说:一是源于明郑之珍《目连救母劝善戏文》(亦称《劝 善记》,后文为省笔墨即称《劝善记》);一是源于弋阳腔。
关于源自《劝善记》之说,拙作《<劝善记>与湖南目连戏》、《郑之珍<劝善记>探微 》(见“文艺湘军百家文库”《文艺萱卷》)二文中说得不少,这里不想再说,只重复几 个主要论点。
郑之珍《劝善记》序、跋中已说明是根据一种演出本“括成”的改编本。他能根据什 么样的演出本呢?当然是在今安徽一带的戏班演出本。为什么这么肯定?是根据明张岱《 陶庵梦忆》的记载。郑、张同为明万历时人,但张稍晚于郑,而《陶庵梦忆》成书也在 《劝善记》刻印之后。但张岱看到特选的旌阳戏子演出的《目连救母》,和《劝善记》 迥然不同,旌阳戏子是以武功和杂耍取胜,而演出却在演武场,观众上万人。说明当时 在今安徽境内,《目连救母》的演出很盛行,因为张岱只记了演出,并无任何前所未知 或未见的表述。这说明,在郑本已经刻印,且“好事者不惮千里求其稿”时,旌阳戏子 竟不演郑本;反过来说,郑之珍的《劝善记》剧本,也无法在演武场给上万观众演出。 也就是说,即使郑之珍已改编成《劝善记》刻印了,一些戏班还在照自己的路子演出。
从明万历末年(1620)到清康熙二十年(1682)只有60年光阴,而戴云女士辑选的“清康 熙旧本《劝善金科》残卷24出”(见台湾版《目连戏曲珍本辑选》),据戴女士介绍,在 首都图书馆还藏有此本的完整抄本,第十本第二十三出有宾白:“幸逢康熙二十年二月 二十日(《中国戏曲通史》下卷亦有记载)。戴女士说“这是一个民间演出本”,但我看 了24出的曲文,却认为是一个经过文人加工过的演出本,其中颇有文采斐然的好句,如 叙述战争的“血腥射斗光遮月,箭满长空气作云”之类,也许出自如元代的“书会才人 ”之手。戴女士雄辩地推翻了清乾隆本《劝善金科》源于郑之珍《劝善记》之说。可见 无论南北,郑本也不能取代民间演出本。
上一篇:探索意大利美声唱法的实质(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