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中国双边投资条约中国民待遇标准的新实践律(2)

2013-09-21 01:57
导读:最后,笔者认为,在投资自由化的浪潮下,在将来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采取有限的国民待遇标准模式与他国签订双边投资协定仍然是中国最佳的选择,因为

最后,笔者认为,在投资自由化的浪潮下,在将来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采取有限的国民待遇标准模式与他国签订双边投资协定仍然是中国最佳的选择,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维护并促进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卢进勇,余劲松等.国际投资条约与协定新论[M].第一版.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3] 林长远.论外资国民待遇[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
[4] 詹晓宁.国际投资协定:趋势和主要特征[J].国际经济法学刊,2007,14卷,(1期).
[5] 韩晋.国际投资法领域国民待遇原则问题研究[D].黑龙江: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
[6] 姚超.双边投资条约中投资待遇制度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06.
[7] 马永梅.论外资准入阶段国民待遇与中国的实践[J].理论导刊.2005,(9期).
[8] 吕海彬.21世纪发达国家间相互直接投资趋势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7期).
[9] 牛光军.国际投资待遇[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0.
[10] 梁丹妮.美式投资条约的新近发展对中国的启示[J].云南社会科学,2007,(2期).
[11] 单文华.外资国民待遇基本理论问题研究[J].国际经济法论丛,1998,1卷.
[12] 姚梅镇.比较外资法[M].第一版.湖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
[13] 吴晓敏.晚近国际投资法中得国民待遇[D].湖北:武汉大学.2005.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条约法律司.http//tfs.mofcom.gov.cn//h/h.htm/,2007.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15] 陈安,蔡从燕.国际投资条约的新发展与中国双边投资条约的新实践[M].第一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上一篇:重整中的信息披露制度论文文献综述律毕业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