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我国古代契约制度的特点和影响研究律毕业论(4)

2013-09-28 01:12
导读:参考文献 [1]老且.法史论粹(28)[J]. 法学 杂志.1984,(02). [2]张晋藩.中国古代民事诉讼制度通论[J]. 吉林大学 法学理论 研究中心,2002,(12) [3] 肖传林. 论中国古


参考文献
[1]老且.法史论粹(28)[J].法学杂志.1984,(02).
[2]张晋藩.中国古代民事诉讼制度通论[J].吉林大学法学理论研究中心,2002,(12)
[3] 肖传林. 论中国古代契约的特点[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1(06)  .
[4] 张红. 中国古代契约观研究[J].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03) .
[5] 陈国富,卿志琼.从身份到契约:中国制度变迁的特征透视 [J]. 人文杂志 , 2000(03).
[6] 常洁琨. 中国古代契约“私的自治”散考[J]. 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 2005(04) .
[7]马建新 .论宗族制度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J].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4).
[8]刘云生.中国古代契约法[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03).
[9] 吴鸣.儒家义利观与现代企业价值取向[J].山西省当代儒学研究会,2008(01).
[10]陈锦良.浅谈汉唐法律儒家化——试论客观看待封建法制思想(客观看待儒家思想的作用)[J].法律论文资料库,2006(09).
[11] 张永和.血缘身份与契约身份——梅因“从身份到契约”的现代思考 [J].思想战线 , 2005(01).
[12] 俞江.是“身份到契约”还是“身份契约” [J].读书 ,2002(05)  .
[13] 侯淑雯. 中国古代契约法的发展特征[J]. 法学杂志, 1997(01) .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14]郭小聪.中西古代政府制度的思维路径比较[J].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2008(03).
[15]梁治平.中国法律史上的民间法——兼论中国古代法律的多元格局[J],法学时评网,2008(03).
[16]李玉生.中国古代法与现代民法债和契约制度的比较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7).
[17]魏知.论中国古代买卖契约中的担保[J],法律教育网,2006(10).
[18][英]梅因.古代法[M],商务印书馆,1996(07).

上一篇:论儒家法律思想差异产生的必然性律毕业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