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报复陷害罪与诬告陷害罪在犯罪构成上的相同

2013-10-16 01:17
导读:法律论文毕业论文,论报复陷害罪与诬告陷害罪在犯罪构成上的相同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论报复陷害罪与诬告陷害罪在犯罪构成上的相同之处由于两罪都

论报复陷害罪与诬告陷害罪在犯罪构成上的相同之处

由于两罪都具有同源于陷害的历史渊源,因此在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有相同之处:
(一).两罪客体的相同之处
两罪侵犯的都是复杂客体,即公民依法享有的民主权利和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马克昌在《刑法学》中认为:“报复陷害罪侵害的客体是公民的民主权利和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这里的民主权利是指公民的控告、批评、申诉、举报权。”[1]诬告陷害罪侵犯的客体,通常的观点认为是复杂客体,即公民的人生权利、民主权利和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而诬告陷害罪的根本目的在于使被害人受刑事追究,侵害的主要是被害人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而不是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二).两罪客观方面的相同之处
两罪在客观方面都表现为行为人对被害人实施了陷害行为。报复陷害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或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行为。表现行为与职权有关。诬告陷害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故意捏造犯罪事实,向国家司法机关或其他毕业论文参考网lw61原创论文有关单位告发,情节严重的行为。”[2]客观上都实施了陷害的行为。
(三).两罪主体相同的表现
两罪的犯罪主体都包括国家工作人员。报复陷害罪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靠职务实施的犯罪,具有职务性,其主体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诬告陷害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凡是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成为诬告陷害罪的主体。”[3]由此可见,诬告陷害罪的主体外延比报复陷害罪广,国家工作人员可以成为报复陷害罪的主体,也可以成为诬告陷害罪的主体。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四)两罪主观方面相同的表现
两罪在主观方面都表现为直接故意。报复陷害罪的行为人是因为被害人依法行使控告、申诉、批评、举报等民主权利,直接或者间接的涉及行为人的利益而产生报复陷害意图;诬告陷害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有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的目的。
 

    上一篇:犯罪客体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研究律毕业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