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三、结语
德沃金对于宪法解释所提出的道德解读理论虽然成长于美国,但是其所蕴涵的宪法解释的前命题及方法论基础却是普遍性的命题,对于我国宪法解释的理论与实践均具有重大意义。宪法解释必定要首先厘清其前命题的内在逻辑,否则宪法解释将极易误入歧途。根据对德沃金宪法解释的解读,可以发现宪法具有极抽象性,宪法必须被解释,宪法解释必定离不开价值判断,宪法解释主体必须在社会中具有权威性为宪法解释的四大前命题。当下中国的宪法解释也应以宪法解释的前命题为基础,厘清前命题的内在逻辑,这样才能构建符合中国本土的宪法解释理论与实践。同时在宪法解释方法上,德沃金的道德解读方法也蕴涵了宪法解释的方法论基础。道德解读的思路启示宪法解释应该辨证地对待宪法解释中的价值判断问题。德沃金的规范主义进路说明宪法解释必须以宪法文本为基础,并根据宪法文本规范的不同类型予以解释。德沃金的整体性概念暗含宪法解释不是孤立的过程,其必须对经济、政治等诸多因素分清比重,进而从整体上予以把握。整体性概念是宪法解释的必然需求。
注释:
[①] 关于宪法解释的研究成果可参见韩大元等著:《现代宪法解释基本理论》,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该书比较全面地总结了目前国内关于宪法解释的研究成果。
[②] See Craig R. Dcuat, Constitutional Interpretation, Thomson Learning, 2000.
[③] 有学者对中国宪法解释的实践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参见胡锦光、徐振东:《我国宪法解释实践研究》,载《现代宪法解释基本理论》,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
[④] See Ronald Dworkin, Freedom’s Law: the Moral Reading of the American Constitut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6, pp1-2.
[⑤] See Ronald Dworkin, Freedom’s Law: the Moral Reading of the American Constitu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6,pp1-2.
[⑥] 关于宪法解释与法律解释的具体区别可参见韩大元:《论合宪性推定原则》,《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⑦] See Ronald Dworkin, No Right Answer? In Law, Morality, and Society, Essays in Honour of H.L.Hart, P.M.S.Hacker and J.Rax eds., Clarendon Press Oxford, 1977, pp58-59.
[⑧] 参见梁慧星:《民法解释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27-228页。
[⑨] 关于宪法解释与宪法理解区别的相关研究可参见王广辉:《宪法解释与宪法理解》,《中国法学》2001年第4期。
[⑩] 《西德联邦宪法法院裁判选辑》(一),司法周刊杂志社1995年再版,第87页。
[11] 任辉献:《德沃金和波斯纳:解决法律争议需要道德理论吗?》访问日期:2006年12月20日。
[12] See Ronald Dworkin, Freedom’s Law: the Moral Reading of the American Constitu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p6.
[13] 参见韩大元、张翔:《试论宪法解释的客观性与主观性》,《法律科学》1999年第6期。
[14] See Ronald Dworkin, Freedom’s Law: the Moral Reading of the American Constitu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p2.
[15] 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52-359页。
[16] See Sylvia Snowiss, Judicial Review and the Law of the Constituti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0, p96.
[17] See Archibald Cox, The Court and the Constituti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87, p42.
[18] 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下册.欧洲宪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80页。
[19] 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下册.欧洲宪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81页。
[20] 参见贺日开、贺晟:《论人民法院的司宪义务》,《法学》2004年第2期;苏晓宏:《论宪法的司法解释》,《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等等。
[21] 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20页。
[22] See Ronald Dworkin, Freedom’s Law: the Moral Reading of the American Constitut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6,pp2-14.
[23] 国内诸多法理学著作一般均将德沃金纳为自然法学派的行例。如在吕世伦教授主编的《现代西方法学流派》这一权威法理著作中也将德沃金纳入自然法学流派。参见吕世伦:《现代西方法学流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8页。
[24] 陈弘毅:《当代西方法律解释学初探》,《中国法学》1997年第3期。
[25] See Ronald dworkin, Freedom’s Law: the Moral Reading of the American Constitu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p9.
[26] 此方面的相关研究可参见郑贤君:《如何对待宪法文本———法律实证主义与社会实证主义宪法学之争》,《浙江学刊》2006年第3期;张翔:《宪法学为什么要以宪法文本为中心?》,《浙江学刊》2006年第3期,等等。
[27] See Ronald Dworkin, Law’s Empir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p166.
[28] See Ronald Dworkin, Law’s Empir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p167.
[29] 刘孔中、李建良主编:《宪法解释之理论与实务》,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1998年版,第20页。
[30] See Ronald Dworkin, Law’s Empir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p227.
共4页: 4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