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妇女权益保护(1)网(2)

2015-08-15 01:23
导读:(3)加强对妇女的法制宣传教育和正确婚姻观念,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妇女。提高妇女的素质,在生活中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暴抗暴意识,在受到暴力侵
 

    (3)加强对妇女的法制宣传教育和正确婚姻观念,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妇女。提高妇女的素质,在生活中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暴抗暴意识,在受到暴力侵犯时可以勇敢的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4)援助和保护受害妇女。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妇联的作用,建立“家庭防暴救助站”、“妇女庇护所”等

    (5)加强全民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从思想上消除封建残余思想的腐蚀。

    (6)借鉴国外经验,并将国外的好的法律移植到中国,使之本土化,从而可以克服本国在立法方面的不足,达到效率和资源的有效结合。

    2、针对离婚问题的不足

    对于离婚问题上的不足,主要从几个方面分析:

    首先,单从离婚来看,在不少乡村,妇女离婚的自由权就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由于观念的沉旧,法制宣传的不到位,旧观念影响等原因,一旦农村妇女提出离婚,就会面对很多的困难,包括了:一、财产权益得不到保护。二、正常生活没有保障。三、易受暴力袭击。四、女方家庭的不支持。

    其次,离婚判决造成一部分离婚妇女不平衡。在离婚问题上,多数妇女都是受害者,为了维护自身权益都会通过诉讼方式。在离婚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财产特别是住房分割。诉讼过程是需要有证据的,但平时家庭生活正常时要保留证据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

    最后,在离婚问题上,存在最多的是包二奶、同居等“第三者”插足导致婚姻破裂问题。在这类现象有明显上升的今天,法律没有明确禁止规定,又缺乏处罚条款,导致了社会恶习的日益猖獗。

    上述几点,法律有的没有给以明确的规定,有的没有做到完善的法律救助措施,有的是给以了漠视或纵容。

    笔者认为:

    (1)完善法律体系中对妇女离婚过程中权益的保护。特别是对明显弱势的女性和特别情况下的女性的权益保护。

    (2)提高妇女对自我的保护意识,在婚姻存续期间注意对财产、住房等重要问题上的参与。在婚姻破裂后,要勇敢的对自己的合法权益予以维

    (3)通过舆论、社会团体、妇联等社会机制宣传妇女的寻求自我独立,最重要的是在经济上的独立,抛弃旧有的依赖思想,做自己的主人。

    3、针对就业歧视上的不足

    就业歧视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其中的弊端是有目共睹的,鉴于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完善法律,为维护女性的就业权利提供依据。我国保护妇女平等就业权利的条款在《宪法》、《妇女权益保护法》、《劳动法》中都有,但是有些法规条例中存在与宪法不符的情况,特别是存在的执行主体不清、违法责任不明等情况。

    (2)加强维权机构的建立,切实保护妇女权益。

    (3)发挥妇联优势,鼓励妇女创业。如创办家庭服务中心、建立农村保姆协会、“嫂子队伍”等等

    (4)国家提供资金帮助,鼓励妇女创业。这尤其针对下岗女职工、就业女工,他们都拥有一定的技能,再加上政府、社会的帮助,一方面可以减轻国家的负担;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妇女从新投入社会的积极性,创造新的财富。

    五、思考

    作为一项宪法性的权利,如何保障妇女的地位平等和消除妇女歧视、虐待将是一个长期的问题,笔者认为,这是一个深远的、漫长的讨论、研究的问题,在此,仅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相信随着时代发展的步伐,对这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将会出现新的局面,这不是一个思考的结束,而是一个思考的开始!

    参考文献:

    一、著作类

    [1][英]《政治学》亚里士多德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出版

    [2]《劳动法学》许明月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版

    [3]《就业概论》彭薇、王旭强著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

    [4]《修改〈妇女权益保障法〉的议案》全国人大委员会

    [5]《中国的家庭暴力:法律和社会反映上的研究》赵宇红著2002年

    [6]《传统与国家之间的桎梏:对中国妇女权利的侵犯》1996年

    [7]《从家庭暴力现象谈对妇女的法律保护》摘自法律网2003-11-13

    [8]《性别与发展》英国文化协会著1996年夏

    [9]防范暴力和虐待,保护妇女公权,为妇女提供帮助的全球策略国际会议1996年11月10-15日

    [10]《对家庭“冷暴力”说“不”》摘自大江网-江西日报2004-11-26

    [11]《冷暴力对家庭的伤害?》青年时报

    [12]《家庭冷暴力谁来制止》中国青年报2005.01.05

    [13]《反就业歧视:从法律规定到司法审查》《法制日报》2003-12-18

    [14]《促进就业与反歧视研究综述》朱懂理发表时间2004-2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6]《婚姻法》

    [17]《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18]《妇女权益保护法》

    [19]《劳动法》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农民工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其法律对策(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