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存若干法律题目初探(4)
2017-11-27 01:11
导读:标的物在提存期间的孳息等增值部分也应回债权人所有。《合同法》第103条规定:“标的物提存后,毁损、灭失的风险由债权人承担。提存期间,标的物的
标的物在提存期间的孳息等增值部分也应回债权人所有。《合同法》第103条规定:“标的物提存后,毁损、灭失的风险由债权人承担。提存期间,标的物的孳息回债权人所有。”《提存公证规则》第22条第1款规定:“提存物在提存期间所产生的孳息回提存受领人所有。提存人取回提存物的,孳息回提存人所有。”本文以为,提存的存款单、有价证券、奖券需要领息、承兑、领取的,提存机构应当代为承兑或领取,所获得的本金和孳息在不改变用途的条件下,按不损害提存受领人的利益的原则处理。无法按原用途使用的,应当以货币形式存进提存帐户,定期存款到期的,原则上按原来期限将本金和利息一并转存。股息和红利除用于支付有关用度外,剩余部分应当存进提存专用帐户,提存的不动产或其他物品的收益,除用于维护用度外,剩余部分应当存进提存帐户。
值得探讨的是,债务人提存后可否将提存物取回。各国立法对此规定不一。如《法国民法典》第376条规定:“债务人有取回提存物的权利。”我国地区《提存法》第15条规定:“清偿提存之提存人于提存后,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声请该管法院提存所返还提存物:㈠提存出于错误者;㈡提存之原因已消灭者;㈢受权利人同意返还者。”很显然,该规定以不得取回为原则,以特定情形例外。我国《合同法》未明确规定债务人的取回权,但《提存公证规则》第26条规定:“提存人可以凭人民法院生效的判决、裁定或提存之债已经清偿的公证证实取回提存物。提存受领人以书面形式向公证处表示抛弃提存受领权的,提存人得取回提存物。”本文以为,提存人取回提存物的,视为未提存。提存原有的效力即消灭,债务人的债务同时回复,
3、提存用度的承担。
大学排名
用提存这种形式来终止合同,是由于由于债权人的原因而使合同向债权人履行成为不可能,所以提存是为清偿权人的利益的行为,提存的用度理应由债权人承担。但是,也可以由当事人约定。提存费包括:提存公证费、提存公告费、邮电费、保管费、评估鉴定费、代管费、拍卖变卖费、保险费以及为保管、处理、运输提存标的物所支出的必要的用度。
《提存公证规则》第25条第1款规定:“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提存用度由提存受领人承担。”本文以为,提存受领人未支付提存用度前,公证机构有权留置价值相当的提存标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