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电子政务建设面临四大课题(1)

2014-05-27 01:08
导读:计算机应用论文论文,电子政务建设面临四大课题(1)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我国从1993年启动“三金工程”以来,1999年开始实施“政府上网
我国从1993年启动“三金工程”以来,1999年开始实施“政府上网工程”,2002年提出的《关于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使电子政务获得进一步的快速发展。目前从中央、地方到各个部门,电子政务网络和应用系统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具备了向更高阶段发展的条件。那么,电子政务建设还面临哪些重要课题?应当从哪些方面加快政务信息化的步伐?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互联网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信息协会副会长、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高新民教授。高新民指出,目前电子政务建设还面临职能转变、公共服务、资源整合以及协调机制等四大课题。

技术应用与职能转变相结合

  高新民指出,电子政务建设首先要解决的是观念问题,要认识到这不仅是信息技术的应用,更重要的是要与政府的职能转变结合起来,互相推动,否则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容易造成浪费,应用水平也得不到提高。

  高新民认为,我国目前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政务网站体系,可以为企业和公民提供基本的信息,应用的基础架构也基本成型,可以为社会提供一些服务。下一步就应当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改变政府运作的方式,充分考虑大众(企业、公民)希望以什么样的形式来接受政府的服务,从而根据这些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重塑政府的服务,实现“以公民为主导”。更进一步的就是进行政府与公民、政府与企业界以及政府部门之间的综合功能的融合。

  技术应用与政府职能转变的结合,实质上就是政府业务流程的重塑。高新民认为,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已经具备了进入这个阶段的条件:经济快速提升、政府高度重视以及社会需求的契机。比如在SARS发生以后,政府迅速协调不同部门、不同地区建立了相应的应急系统和监控系统。在后来的针对禽流感的战斗中,这个系统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以公共服务为建设目标

  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目的,其实就是为企业和公民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高新民指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前十年将加强监管、提高政府机关工作效率提到首位来优先考虑。现在电子政务建设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要逐步转向以提供公共服务为建设目标,建设服务型的政府。

  目前指导着西方国家大力推行行政改革的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服务型政府将是未来政府的基本定位,综合服务将是未来政府的核心职责,政府原有的一些管理职能将移交给其他实体,政府更多的精力将投放到单个实体无法处理的信息服务和信息管理领域。电子政务的发展是以用户为中心,按照用户需要来设计政府的网络功能,它将促使政府由一种多层次、多部门、以管理为主的形态向一种智能型的、顾客取向的、以服务为主的形态转变。

  高新民认为,为了提供公共服务,一定要非常重视各级政府、部门门户网站的建设。门户网站有别于一般网站,能够实现网上网下的互动,拥有后台的数据库联系和服务功能的整合,用搜狐总裁张朝阳的话说,是“Internet这块大陆的港口”。在我国,政府门户网站最初来自政府上网工程,其地位与作用尚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在我国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其重要性远不如“金”字工程,目前更多的是被各级地方政府当作网络世界的门面,缺乏实质内容。只有上海、北京等大城市以及商务部、医药管理局等部委的网站达到了门户网站的水平。高新民认为,应当把门户网站作为推进电子政务的“抓手”,以此为载体来加快电子政务建设的步伐。

建立信息资源整合平台

  信息资源是网络的基础,但是要想准确、高效地获得信息资源,就必须做好信息资源的交流整合工作。特别是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很多服务功能涉及到多个地方、多个部门,就更要注意这一点。高新民提出,各部门要建立好自己的数据基础,要根据本部门的工作职能或者核心业务,开展相应的数据收集和应用工作,这就形成了进行互通互联的数据基础。
上一篇:论电子商务对流通效率与交易费用的影响(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