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内容提要:中国当代美学对于“美与美感关系”(5)

2013-07-26 01:25
导读:参考文献: [1]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文学研究所编.中国当代美学论文选(第一集)[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4. [2]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中国当代美


参考文献:
[1]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中国当代美学论文选(第一集)[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4.
[2]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中国当代美学论文选(第二集)[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4.
[3] 李泽厚.美学四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4]. 蒋培坤.审美活动论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8.
[5] 潘知常.生命美学论稿:在阐释中理解当代生命美学[M].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
[6] 张弘:存在论美学:走向后实践美学的新视界[J].上海:学术月刊.1995(8).
[7] 张弘.美学与本体论问题再探讨——兼评实践论美学的本体论哲学基础[J]. 上海:学术月刊1997(1).
[8] 杨春时.走向“后实践美学”[J].学术月刊.1994(5)
[9] 潘知常.诗与思的对话——审美活动的本体论内涵及其阐释[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10] 李志宏. 现代认知科学的发展对美学创新的启示——认知美学论纲[J].长春:社会科学战线.2002(1).

:科教论文网毕业论文论文网

上一篇:在艺术文化领域,有些话题是常议常新的。以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