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总之,佛教的时间观和其基本教义是息息相关、环环相扣的,首先,因为循环时间观,导致了人生皆苦、万法皆空和生死轮回的思想,并成为三法印中“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基础;其次,因为循环时间观无法给出最终的出路,又导致了极端否定时间的价值,转而在时间之外寻求解脱,这就是“涅槃寂静”;最后,佛教并不是一概断然的否定时间,而是在一定的程度上承认时间实有,这一方面是因为人毕竟是时间性的存在,不可能完全脱离时间谈任何东西,另一方面,强调时间实有,反过来又强调了八苦和报应轮回的实有,也就加强了人们趋向涅槃寂静的信心和决心。
责任编辑:科教论文网
注释:;
[1] 《忏悔录》第11卷14章。
2 ;梵文作avyākrta或avyākata,直译为“无记”,意思是没有表示、不置可否。
3 ;布尔斯丁:《发现者》,第819页。
4 《马可福音》1:15;《加拉太书》4:4
5 《以弗所书》1:10 ;
6 《马太福音》26:18;《路加福音》21:36。
7 参见《文化与时间》[法]路易·加迪等著,郑乐平、胡建平译,顾晓鸣校,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65页。
8 顺便说一下,文化和西方文化不同的一个方面就在于时间价值取向,中国文化中,好的东西总是过去的,孔子认为最好的治世是三皇五帝时期,老子说“失道而后德”,从无为到有为,步步倒退。中国文化中“言必称尧舜”事事问祖宗的倒退观是值得的。
9 《弘明集》卷5。
10 《忏悔录》10卷11章18节。
11 同上11卷26章33节。
12 梵文作niruddha,作extinct
13 梵文作sānta,英文作quiscent,大致相当于德文的Ruhe,有宁静、安详、淡淡的喜悦的意思。
14 也有的小乘,如说一切有部认为涅槃本为实有,有的大乘学派,如《观涅槃品》认为“涅槃与世间亦无分别”,关于这些观点,本文在此不作论述。
责任编辑:科教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