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一、跨文化的思路和 ;;; 本文所说的"东方",泛(2)

2014-01-10 01:02
导读:;;; 根据人性善的内在论观点,孔孟认为天赋人性(内在德性)普遍平等。以此为据,孔子主张"有教无类"13,"四海之内皆兄弟"14。孟子也说:"人皆可以为

;;; 根据人性善的内在论观点,孔孟认为天赋人性(内在德性)普遍平等。以此为据,孔子主张"有教无类"13,"四海之内皆兄弟"14。孟子也说:"人皆可以为尧舜。"11 "圣人与我同类者"12。
;;; 孔孟都强调"民"在社会公共事务和政治制度中的主体性地位。孔子言"天下为公"15;孟子倡导"民贵君轻"的。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为天子"16。是否代表人民的愿往和意志,是君主合法性的根本标准。君失去民心则谓之"无道",民可以使其"易位",罪大恶?目梢灾?8(例如:"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19 "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20等)。
;;; 《礼运·大同》篇的"天下为公"思想,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反君权、反专制、反家族世袭政治的伟大思想传统18a。孔子之后的历代儒家典籍如《吕氏春秋》、东汉郑玄(《注》)、唐朝孔颖达(《正义》)、明朝王夫子(《礼记章句》)都在政治哲学的高度,继承了孔子的这一哲学理念,以发明和解释孔子为由,发展了早期儒家"天下为公"的理念传统。历代这些论述的主要内容包括:天下属于人民(即人民主权);国家主权和各级公共职位都应为公众所有,不能血缘化、家族化和世袭化;君主职权应该有期限,到期应该自动归还于民(以"择贤"的办法"禅位授圣");而且,根据"君权民授"、君主为民众所共立的原则,判断君主权力"合法性"的尺度掌管者应该是人民;从而,人民比君主有更高的政治权利:当君主违反他与人民的约定、违反人民公共意愿时,人民就有权力劝导他、批评他;在他顽固倒行逆施时,他就失去了作为君主的资格,人民就有权罢免他、推翻他。
;;; 上述情况表明,中国文化传统中非但并不缺乏民主、自由的思想,而且资源丰富,源远流长。

;;; 四、在"小康"政治思维中两对理念的张力中

;;;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到,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传统中,最早的政治哲学思想资源主要来自周代建立的具有"亲亲尊尊"双向关系和二重作用的封建宗法制度的理念。它的二重性在后来分化为两种思想倾向,即两条政治哲学的思想线索。一条是在当代认为具有思想活力的思想资源,即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资源;另外一条是在当代认为应该扬弃的、已经缺乏活力的思想资源,即论证以帝王权力最高点和制度中心的、"自上而下"的封建等级制度的合法性的思想资源。二者虽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其倾向的差异是明显的。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 中国从古代以来广大人民和许多志士仁人都具有"天下大同"的伟大政治理想,这个理想流传到今天,就是要彻底消灭几千年来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社会现象,实现"人的解放",使人类真正达到高度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生活境界。我们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始终不渝地在为实现这个伟大理想而积极努力。
;;; 但是,大同理想并不可能很快达到。如邓小平先生所认为的那样,中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在经济上如此,在人的政治哲学理念的意识成长方面也是如此。我们现实的努力目标是建设一个"小康社会"。在中国这样一个既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政治哲学的学者们当然可以在学术理性的维度自由地谈论民主、自由、平等和博爱等等美好的理念,这种谈论对于开阔学术思想无疑是有益的。但是,要促进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发展,还必须把这种谈论与真正研究中国政治文化的来龙去脉和它在当代世界政治文化地图中的现实处境结合起来。


;;; 在这里,应该看到中国古代传统中活的东西和死的东西两个方面在现代中国政治意识中的张力,也应该看到西方政治学术思想与中国本土的政治学术思想在现代中国政治意识中的张力。只有承认上述两个张力作为文化关系对于现实政治哲学理念的决定作用,并只有在这个"作用力场"中,真正建构为当前时代所需要的、有现实理性意义的中国政治哲学理念才是可能的。
;;; 要在这种宏观思想文化"作用力场"中建构符合时代需要的中国政治哲学理念,我认为大体应该进行如下几个方面的学术研究工作:
;;; 第一,开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思想资源,对全社会进行政治哲学理念的广泛教化;并把它作为批判"三纲五常"残余思想的社会教材; 中国大学排名
;;; 第二,辨析儒家的"政治的自由观念"和道家的"自然的自由观念"的异同,消除在本土"自由"话语的语义和语用上把自然主义解释于政治哲学研究的偏颇;使儒家政治自由理性的话语内容获得学术理解和学术应用,并使它获得社会文化理解;
;;; 第三,对中国传统的"尊尊亲亲"的封建宗法制度的真实结构进行超越"新文化运动"的新和新理解;解释制度化儒学长期在中国维持政治统治、并以其维护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不断发展的原因;同时也解释古代政治经济共同衰败的原因;   


;;; 五、" 东方新社群"理念之大意

;;; 德国学者哈贝马斯在关于东方的论述中21,提出"功能性概念"和"规范性概念"的对立;他强调"规范"的必然性而认为"功能"是偶然的东西。我认为,规范和功能是有着复杂同一性的一对概念。在现实、包括政治历史中,功能性理念实际上是规范性理念的起源和其形成过程的负载者。所以,功能性理念在社会中具有重要作用。如果没有功能性理念在文化中获得理性的发育,新规范性理念的形成是根本不可能的。"规范"就是"从功能"来"规范",是"为功能"而"规范"。
;;; "东方新社群"理念,是一种对具有东方儒学传统文化的政治思维具有具体历史适应性功能的理念。它同时也承担着对传统中两种政治哲学理念张力的调适和对东西政治文化张力的协调功能。其具体展开为如下几个方面:
;;; 第一方面,它考虑到中国政治文化事实的既定性,考虑到中国人政治思维的历史惯性原则。这种历史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中国政治传统中"家文化"、"家伦理"的核心作用;二是中国近代政治运动中"革命集体主义"观念的集体经验事实。"东方新社群"观念承接上述两个历史。因而,它具有文化连续性。
;;; 第二方面,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发育的社会事实出发,并且以促进这种发育为政治责任,必须寻求支持市场经济巩固和发展的性政治哲学理念要素的资源,因而,理性地和吸收西方政治哲学各家各派的思想中对中国有学术意义的东西,是十分必要的。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第三方面,东方新社群理念的建构,着力发扬东方集体主义的传统伦理文化活力于政治建设。政治社群的基本精神是公民的友好、平等、合作和团结。在各个社区、各个地方、各个民族和整个国家,都需要这种"善"的理念的基础支持。
上一篇:【内容提要】 “马克思学”代表着20世纪马克思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