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休谟在这里的意思是说,这种弹子球碰撞,无论发生多少次,仍然只是重复,其中并不蕴涵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在逻辑上我们都可以把两个弹子球的状况分开考虑,看成是互不关联的两件事情,完全可以在一个球向另一个球冲撞过去时推断另一个球不会运动。我们对因果关系的判断和做因果推理的依据完全是依赖于某种“关联的恒常性”。那么这个“关联的恒常性”到底是什么?它的依据何在?
休谟首先试图为“关联的恒常性”找到一个理性的辩护,即,“关联的恒常性”是以一个普遍有效的大前提为基础的,这个大前提就是“自然的一致性”原理。“我们所没有经验过的事例必定与我们所经验过的事例相似,而自然的进程是永远一致不变地继续进行的。”(Hume, Treatise, p.89)但是休谟很快发现这个大前提同样是没有依据的,既没有逻辑的依据,也没有经验的依据。最有可能的经验事实论证是用因果关系来证明它,但是这样又会陷入循环论证。
在理性论证失败以后,休谟转而在人类的心理活动中寻找因果判断和因果推理的依据。他断言,我们是根据“习惯”而做出因果推理的。所谓“习惯”是指不经过任何推理和思量,仅仅根据对相似现象的反复观察而形成的相对固定的心理状态和思维方式。所谓“因果推论”实际上是,人们观察到一类现象发生后,总是有另一类现象随后发生,这种情况的反复出现就使人们形成一种习惯,当人们再次看到一类现象发生时,根据这种习惯推测,另一类现象将随后发生。总之,所谓恒常关联只不过是根据过去的经验而形成的习惯性思维,它没有任何理性基础,(Hume, Treatise, p.656) 因为我们无法证明过去发生的事情在将来总是还会以同样的方式发生。习惯构成了因果推理的基础。同时习惯也是“关联的恒常性”和“自然的一致性”原理的基础。因为因果推理构成了人类的大部分生活知识的基础,所以休谟说,“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 (Hume, Enquiry V, I, p336)
3. 休谟问题的问题之所在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休谟在这里实际上是用一系列更难的问题(必然性和普遍性问题)取代了原有的、更基本、也更容易处理的问题(因果性及其基本特征问题)。他实际上是将归纳问题和因果性问题混在一起了。这大大增加了处理问题的难度。这正是所谓休谟问题的问题之所在。霍赫伯格也是希望通过对因果必然普遍事实的否定一次性地对因果问题和归纳问题达到否定的结论。如果我们希望达到肯定的结论,我们需要做的首先是将归纳问题和因果性问题分开,将认识论问题和本体论问题分开,先讨论本体论问题,再讨论认识论问题。
应该指出的是,休谟提出的“关联的恒常性”问题和我们通常关注的归纳问题有所不同。归纳所要解决的是普遍性问题,例如,我们如何在各种不同情况下通过各样试验或案例来证明一个普遍的结论或定律。休谟提出的问题也许可以区别地称之为“必然性问题”,例如,在同样的情况下用同一套试验设备来重复做实验能否得到同样的结果,也就是“自然的一致性”原理。我们在讨论归纳和普遍性问题的时候关注的是第一种情况,对第二种情况我们普遍充满信心,因为即使试验设备不产生同样的结果,我们总是能够找到一个原因来说明为什么试验设备不产生同样的结果。我们倾向于相信,因果必然性存在于自然界中,关键是我们能否正确地抓住它,从而得到普遍性定律。普遍定律描述的总是事实的理想化状态,而所谓的理想化状态实际上是排除干扰因素,即原因的简单化甚至单一化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如果存在因果必然性,普遍定律就能成立。只有通过考虑各种其它因素,普遍定律才能应用于各种复杂的现实状态。
以力学的发展为例,亚里士多德说,在非自然运动的情况下“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看看街上的马车和手推车,没有推力或拉力都会停下来,所以这句话是一个成功的归纳概括,反映了一种普遍现象。然而牛顿说,“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没有力物体照样能维持运动。牛顿力学并不是对亚里士多德力学的彻底否定,而是指出亚里士多德的结论是以忽略摩擦力为前提的,相比之下,牛顿力学是一种对各种因果条件考虑得更完备,描述的动力机制更基本的知识。牛顿力学并没有打击亚里士多德派对因果必然性的信心,相反,它的成功使我们对自然界的因果必然性有了前所未有、更加明确的信心。当人们发现水星近日点的进动现象以后,也许有人又开始怀疑自然界的因果必然性,开始认为自然界可能就是反复无常的。然而历史证明这种怀疑是错误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力学能够说明水星相对于牛顿而言是“异常”的现象,再次维护了自然界的因果必然性。在三套力学的交替过程中,被质疑、推翻或修改的是我们的知识,我们从来没有成功地怀疑或推翻过自然界的因果必然性。关于量子力学中的不确定性,我们倾向于认为,量子力学是不完备的知识。
责任编辑:科教论文网
现代科学的发展为我们理解“自然的一致性”原理提供了某些启发。一系列守恒定律(动量、热量、能量、质量、质能、等等)的发现让我们看到了自然事物的连续性,力学的发展加强了我们对因果必然性的信念。当然,当代宇宙论研究也同时指出,大爆炸是一个从无生有的过程,物理定律是在大爆炸之后的某个阶段才开始生效的。虽然从逻辑上我们无法给“自然的一致性”原理提供一个完美的证明,但是,排除世界存在边缘(时间的边缘和空间的边缘)的特殊现象,如果我们的知识关注的是世界存在的主要或中心地带,我们不会把它认真地看作是一个问题,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明天总是会和今天和昨天一样。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认识论问题。
休谟说,“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如果仅仅从常识上来说,休谟的确没错,常人的确不追求科学说明,他们的行为完全可能以含糊的、未经思量的习惯为指南,但是,并非所有的常识都是完全以心理的联想为基础的。正如前面的“公共汽车”案例所表明的,许多常识和习惯还是有事实基础的。我们认为,科学知识的基础肯定不是习惯。习惯也绝对谈不上是“人生的伟大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