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当代中国哲学的首要问题是现行学科制度问题。(2)

2014-04-02 01:02
导读:被现行哲学学科制度所“格式化”了的问题意识却意识不到现实生活迫切需要解决的哲学问题。在哲学研究中,“问题并不直接存在于对象之中,而是存在

  被现行哲学学科制度所“格式化”了的问题意识却意识不到现实生活迫切需要解决的哲学问题。在哲学研究中,“问题并不直接存在于对象之中,而是存在于研究对象的主体的意识之中”(13),具体说,就是存在于哲学研究者有关自己研究所遵循的哲学范式的自觉意识中。正是规范着哲学研究的范式,决定着哪些现实问题注定要转变为或注定不会转变为哲学研究中的哲学问题。现行学科制度使中、西、马“三足鼎立”成为当代中国哲学的现实形态,也意味着当代中国哲学的问题意识就是这三个拥有各自范式的哲学学科的问题意识。这种问题意识所关注的哲学问题都是各二级学科面临的主要问题,却并不一定是当代中国迫切解决的哲学问题。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属于全人类的世界观体系,所关注的哲学问题理所当然地是世界性的哲学问题,如当代人类的生存状况、全球化背景下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发展趋势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建构等;中国传统哲学是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世界观体系,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主要是如何使自己融入现代文明,如中国传统思想的现代转型、中国传统思想的当代价值等;西方社会的现代化程度最高,西方哲学所关注的现实问题主要是现代化进程对当代人类提出的最新问题,如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影响等等。问题在于,尽管国内思想界、学术界早就从经济、政治、法律、道德、教育、哲学等方面论及“当代中国人的信仰问题”也即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归宿问题,但在中国哲学界有关方面和问题意识中,这个问题不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不应成为主导当代中国哲学方向的哲学问题,以至二十多年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了千余项哲学研究课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等学科中的许多具体问题都被纳入了学者的视野,却几乎没有一项正面探讨当代中国人的信仰问题的国家级课题。

  由此,当代中国哲学在学科扩张与学术繁荣的同时,也在社会生活中日益边缘化了,其现状为社会各方及哲学界自己也不能满意。有学者说,一个轻视哲学的民族不可能优秀。同样的道理,一种轻视自己社会责任的哲学也不可能优秀。而且,一个民族既不会无缘无故地轻视某种哲学,也完全有理由轻视那种轻视自己社会责任的哲学。

责任编辑:科教论文网

  

  三 未来方向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改革现行哲学学科制度与“构建中国哲学”是当代中国哲学未来发展的必然。

  高清海先生在生前最后一篇论文中指出:“中华民族的生命历程、生存命运和生存境遇具有我们的特殊性,我们的苦难和希望、伤痛和追求、挫折和梦想只有我们自己体会得最深,它是西方人难以领会的。我们以马克思的哲学为指导,对于这类具体问题也仍然需要有我们自己的理论去回答和解决”(14)。高先生的倡议也得到国内学界的普遍认同。2004年“中国哲学大会”明确提出“构建中国哲学”的理论目标,强调“构建中国哲学,在于重铸我们走向未来的民族思想文化的基础和灵魂”,“‘构建中国哲学’这一命题的理论意蕴和现实选择,实际上就是‘建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哲学’”,“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是极为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哲学工作者的崇高使命”(15)。说到底,中国文明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国人的精神只能归宿于中国哲学所建构的意义世界;中国人所需要的哲学,并非能够透彻解释宇宙万物的艰深理论,而是像《论语》、《孟子》、《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那样能够安顿中国人的人心,引导中国人的人生,通俗易懂,每个中国人都能在自己生活中身体力行的哲学经典。

  当代中国哲学迟早要成长为具有自己独立范式的哲学,意味着我们迟早要形成当代中国所特有的哲学知识体系中的纲与目,意味着我们迟早要对现存哲学知识予以重新分类并据以重新规划哲学的学科制度。在这意义上,“构建中国哲学”与改革现行哲学学科制度是同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

  目前需要开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就是围绕如何构建当代中国人的意义世界并以其为精神归宿的问题,在当代中国哲学各学科间展开对话、讨论。构建当代中国自己的哲学,需要以古今中外所有哲学智慧为哲学创新的思想资料,需要当代中国所有哲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同时,“中、西、马三个哲学体系,都有自身独特的话语系统和言说方式,有自身独特的学术焦点和思考向度,只有面向问题,才能找到它们之间的结合点或交汇点”(16)。就是说,唯有各哲学学科都来思考每个当代中国迫切需要解决的哲学问题,而不是基于各自学科范式,讨论诸如人、存在、主体性、事物本身、正义、公平、自由等目前哲学界热衷讨论而又不能解决当代中国人精神归宿于何方的哲学问题,各学科才能超越自身的学科界限,平等参与讨论,学科间对话才不会导致无谓论争或是流于各学科的自说自话,各学科所掌握的哲学智慧才能最终转化为当代中国哲学创新的思想资源。

  哲学问题是哲学的生命的源泉。新的哲学流派、新的哲学范式只能形成于新的哲学问题。“构建中国哲学”的第一步,也就是讨论当代中国自己的哲学问题,即如何构建当代中国人的意义世界以其为中国人的精神归宿这一当代中国所特有的哲学问题。

  注释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表》,国家技术监督局1992-11-01批准,1993-07-01实施。

  ② 叶秀山:《哲学作为哲学——对哲学学科性质的思考》,《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③ Douglas Burnham, Get Set for Philosophy,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3.

  ④⑥ [美]艾森斯塔特:《反思现代性》,三联书店,2006,第309页;第273页。

  ⑤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第88~105页。

  ⑦⑧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第3页;第16页。

  ⑨ 金岳霖:《中国哲学》,《哲学研究》1985年第9期。

  ⑩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4,第4页。

  (11) 《应提供更多更好的学术创新和政策建议——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程恩富接受五国记者采访》,《社会科学报》2006年3月9日。

  (12) [德]西美尔:《现代人与宗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第10页。

  (13) 陈先达:《哲学中的问题与问题中的哲学》,《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从实践范畴出发去把握人类的存在与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