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摘;要]毛泽东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的基础(3)

2014-04-24 01:13
导读:责任编辑:科教论文网 上述对新中国文化教育性质与任务的规定是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政治、经济基础完全一致的。它反映了建国初期对于文化教育

责任编辑:科教论文网

  
上述对新中国文化教育性质与任务的规定是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政治、经济基础完全一致的。它反映了建国初期对于文化教育的基本要求。在建国初期,共和国既要继续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以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又要大力恢复国民经济,从一个农业国家转变为工业国家。与此相适应,新教育的基本任务就必须是为彻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服务,为恢复国民经济和进行国家经济建设服务。也就是说,一方面要致力于提高人民大众的文化科学水平,培养他们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先进的道德情操;另一方面国家百废待兴,急需各方面的建设人才,因此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造旧教育、建设新教育,恢复和发展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培养各个层次的建设人才,就成为新中国教育事业的中心任务。建国初期关于文化教育政策的规定,对于统一新老解放区教育工作者的思想,团结、动员和指导全国教育工作者为建设新教育而共同奋斗起了巨大的作用,是改造旧教育、建设新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政策依据,体现了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精神,促进了新中国文化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
三;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纲领
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教育纲领的异同
;
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但是,由于党在指导思想上“左”的错误日益发展,在“以阶级斗争为纲”错误方针指导下,终于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这种全局性的重大挫折,使社会主义教育事业遭受严重破坏。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以后,在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我国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道路。这是对毛泽东提出的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任务的继往开来。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这是邓小平和我们党对中国基本国情的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科学论证,是制定新时期教育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在中共十五大上,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根据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国情,第一次系统地、完整地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进一步明确了什么是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怎样建设这样的社会主义。其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教育纲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就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收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些文化教育的基本目标和政策,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尽管毛泽东提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纲领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教育纲领产生于不同的时代,所处的社会性质也发生了质的飞跃,但通过比较它们之间的历史联系和逻辑关系,我们不难看出,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纲领中所包含的思想精髓和重要原则对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教育纲领仍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和持久的影响。或者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教育纲领,继承了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纲领的精华。具体反映在:
1)在指导思想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与“以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想为领导”虽然表述不同,但在本质上两者是一脉相承的。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纲领继承和发展了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纲领关于经济、政治、文化关系的观点,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使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互相促进,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进一步提出,“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这一思想与两个文化教育纲领的精神实质也是一脉相承的。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教育纲领继承和发展了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纲领关于中西、古今文化教育继承、借鉴和创新关系的观点
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教育纲领也赋予了时代精神和内涵,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新形势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与新内容。例如,把培养“四有新人”和“三个面向”纳入文化建设的范畴,这就极大地丰富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的内涵。民族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要与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相联系;在今天主要与通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相联系。科学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要与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相联系;今天主要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通过培养“四有新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大众性,主要是指文化教育要为人民服务,要不断满足人民大众的需求。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如果说毛泽东提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纲领是建设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和教育的总体方案,那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教育纲领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与新教育的行动指南。建国后,尽管党和政府充分肯定人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并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但是,教育的现状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教育方面的需要和可能之间的矛盾仍十分突出;教育投入、师资水平、教学设备的数量和质量、教育的普及程度等方面都不尽如人意,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教育观念也有待转变。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我国教育的基础和现状,在制定教育方针政策时,必须从初级阶段这个实际出发,绝不能脱离我国教育的实际。
注;;释
;
[①];《毛泽东同志论教育工作》,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83页
[②];《毛泽东同志论教育工作》,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89页
[③];《毛泽东同志论教育工作》,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90页
[④];《毛泽东同志论教育工作》,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89—91页
[⑤];《毛泽东同志论教育工作》,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81页
上一篇:《易经》博大精深,它所蕴含的哲理内涵极为丰 下一篇:;;;温州学是通过对温州地域文化架构及其人文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