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 近年流行一个颇为晦涩的名词,叫做“汉语思想

2014-04-23 01:27
导读:哲学论文论文,; 近年流行一个颇为晦涩的名词,叫做“汉语思想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   ; 近年流行一个颇为晦涩的名词,叫做“汉语思想”。思
  

; 近年流行一个颇为晦涩的名词,叫做“汉语思想”。思想的要素是命题,不是语句。命题可以在不同语言中转换,真值不变。我们可以清晰无误地说“汉语文学”“希腊语文学”“德语文学”,却不能同样说“汉语思想”“希腊语思想”“德语思想”。中国各民族的处境相同,命运与共。我们谈论中国思想,期待一种直面中国真实,切实分析中国问题的思想能够出现。

;;; 然而中国问题是什么?自从一百多年前中国被列强连连打败,中国人感到自己的国家劣败以来,如何走出这历史困境,始终是萦绕于中国人心头的根本问题。然而这里劣败不等于那里劣败,更不等于全面劣败,不加分析便全面否定自家的家底,那才是自卑劣败心理。要不要全盘西化?全盘俄化?全盘什么主义化?有没有一种外国或国际通行的体制,可以和中国传统自发经验相结合,在中国的深思熟虑引导下,使中国走出这历史的困境?辛亥成功以后中国走的是什么道路?后来又走了什么道路?何以走到今天的困境?中国究竟需要什么?

;;; 一、 问题的提出

;;; 1921年,时任北京大学客座教授的罗素,写了一本题为《中国问题》的书,其中提到,中国可能是世界上最自由的国家。这似乎与今日吾人的理解颇相龃龉。今天的中国人,提起民国时代,似乎并无好感,无非是复辟卖国,军阀混战,国耻连绵,有何自由可言?我们似乎忽略了事情的另一面,倘能以冷静之心,回顾现代史实,或许有助于理解今日中国之问题与思想。

;;; 辛亥至北伐,中国工业年增长率为百分之八至九,发展之速,令人瞠目。自由企业,公民社会,空前茁壮。晏阳初于1920年开始的农村调查,1923年在京成立的中华平民教育总会,仅为一例。各地商会、工会、同业公会、学生自治会、专业学会,研究会等民间组织,遍地出现,如雨后春笋。一切结社、报刊、出版、成立公司或政党,无须政府审查批准。地方自治,盛况空前。仅嘉兴县便有二十来个商会,绍兴的商会一时竟暂代地方议会选举县长、制定税收。梁启超描述当时的实业是:“上之则政府设立农工商部,设立劝业道,纷纷派员奔走各国考察实业,日不暇给,乃至悬重爵崇衔以奖励创办实业之人,即所派游学及学生试验亦无不特重实业,其所以鼓舞而助长之者,可谓至矣。下之则举办劝业会、共进会,各城镇乃至海外侨民悉立商会,各报馆亦极力鼓吹,而以抵制各货挽回利权之目的创立公司者所在多有,其呈部注册者亦不下千家。”(《敬告国中之谈实业者》)人口流动,未有限制。从乡村到城市,从国内到海外,务工经商十分便利。民意代表和立法机关,不受政府控制。相反,政府必经民选。各省推选的国会议员,虽然资质不齐,但大体反映民意及国民水准。梁启超参加国会,组织反对党。由国会聘请西方宪法专家,认真研究制订宪法。学生运动,不受镇压。五四学生运动,竟使政府在巴黎和会上拒绝签字,而学生暴乱,火烧外长住宅,痛打章宗祥等违法行为,政府最终让步,未受惩罚。这样宽容的政权,史无先例。(李大钊是1927年东北军阀张作霖武力占领北京后所杀害)。司法开始谋求独立与公正,可以从教育部佥事诉总长而胜诉一事,看出端倪。学术与言论之自由,各种政治理论设想在报刊公开辩论,乃是家常便饭。北大红楼学生食堂外走廊的一面大墙,号称民主墙,经常贴满大小字报,放言国事,言者无罪,亦未闻以诽谤获罪。有此背景,乃有学术弘扬、大师辈出的可能。舆论的自由多元,还有一种尤其值得注意的社会价值,便是大大抑制了政府封锁真相和商业欺骗的可能,使中国社会空前真实透明。这样的社会算不算自由,也可以和当时的美国稍加比较。美国自1788年实行宪法,1791年通过宪法修正案以后,已经奠定程序化的基本自由权利,但实践中公民获得自由权利的道路漫长。在宗教自由方面,非多数和非正统的宗教,如罗马天主教、犹太教、摩门教等皆受过迫害。妇女选举权至1920年始获宪法批准,而1972年国会通过的(男女)平权修正案,至1982年各州批准最后期限,因几个州反对,未获宪法权。印第安人迟至1924年始获公民资格,此前土地财产不受法律保护,1968年国会才通过印第安公民权利法案。二十世纪上半黑人受迫害歧视仍很严重。南方剥夺黑人选举权,参议员B.R.Tillmn(1918年)是公开的鼓吹者。迟至1974年,南方黑人学生只有百分之44可以和白人同校。1955年,阿拉巴马州的Rosa Parks因在公共汽车上拒绝向白人让座而被捕。西班牙裔、亚洲裔公民受歧视也很严重。隐私权,可举出1965年康奈迪克州法律仍禁止夫妇使用避孕套(本年被最高法院否决)。言论自由,可举出1917年社会党总书记Charles Schenck因向被征兵役者散发反对一战的小册子而被捕判罪,他向最高法院上诉被驳回。1940年国会通过史密斯法,1950年通过内部安全法,国家审查委员会公开传讯成千无辜公民。相比之下,北伐前初学宪政的民国,其宽容自由,不亦难得乎?我们也不应忘记,全国情况不平衡,地方军阀如张宗昌之野蛮,和土匪所差无几。再者,中国的情形与美国有性质的不同。美国是已经确立宪政,其历史进程是逐步完善法律,提高社会认识。中国是刚刚学习宪政,政治紊乱,政出多门。然而也应该看到,如果没有宪政意识和实践,也不会有当时的权力分散,对舆论的让步和公民社会、自由企业的蓬勃发展。这正是宪政与极权的不同。

;;; 辛亥革命,颇难说是“暴力革命”。武昌起义固然动用武力,但起事者多为清廷驻军之士兵及下级军官,颇有倒戈的性质。起义成功,各省当即响应,宣布独立,清帝逊位,未经内战进入共和。凡此皆说明,这是一次民意选择的政权转换,为中国历史之创例。此后虽有两次短暂的复辟及贿选丑闻,却不能改变中国民族已经抉择宪政民主及自由企业制度之事实。然而自由也有风险。世上岂有四平八稳的自由?民国的自由亦有其特殊历史背景,乃至特殊历史风险。在国会中不能占多数的国民党,在广东成立军校训练党军,孙文在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提出“俄国之能成功,即因其将党放在国上。我以为今日是一大纪念。应当重组织,把党放在国上。”1926年北伐,打败合法政府,建立一党专政和经济垄断,中国乃拨转历史方向,重新走上****,乃至后来转向意识形态极权的道路。辛亥成功的绝佳历史机缘,失之交臂。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以公民社会、自由企业、地方自治为基础的多党议会制合法政府,被党军消灭了,而代之以一个领袖、一个政党、一个主义的,由党军而非国家军队支持的,后来又学习德国法西斯方式的****政权。民国初期的宪政民主实验,虽属幼稚,困于军阀和腐败,但毕竟是中国历史自发走上的正确道路。而北伐以后建立的暴力****,以及后来建立的意识形态极权,则是历史的逆流。我们今天之看不清民国政治的先进性质,只知道那是军阀混战、腐败无能,是由于北伐以后先后建立的两套权力话语彻底改写了这段历史,否定宪政民主,为独裁或极权设定合理性。丑化民国的目的其实是丑化宪政民主。时至今日,以历史规律为理由而肯定暴力政权的意识形态话语,受体制和宣传机器的支持,仍然制约着中国的日常语言和思维。在现行词典和教科书里,完整地保留着这套术语。在报纸、电视、影视、歌曲里充斥这种语言。为了直逼中国的历史真实,我们需要找到自己的语言和思想。民国政府不等于军阀。辛亥革命建立的共和国,乃是民意选择的政府,其政体是多党议会宪政。有识之士参加这个政府,如黄兴、蔡元培、梁启超、颜惠庆诸人,是为宪政民主、收回主权、复兴祖国而工作,不是为军阀工作。当时的社会舆论和思潮皆以宪政民主为中国的希望。军阀也支持民国政府,但多半怀有自私野心。军阀问题确是民国的一大困扰。然而北伐以后,中国的的历史道路由宪政民主转向独裁专政。这种历史转变,对当时和后来的每个中国人,皆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中国究竟需要以什么方式发展?是在自由企业和自由竞争(包括军队国家化和各党派自由竞争)的环境中发展经济和社会呢,还是在强大专政的控制(以及不时镇压)中发展?社会的发展,是以个人自由主动为前提呢,还是以压制个人自由主动的社会纪律或意识形态为前提呢?任何现代中国社会思想,皆不得不回答这个问题或这个问题的变化形式。

上一篇:[摘要]语言是人的生存样式,语言是思维的界限, 下一篇:没有了